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浩然与杨朔的《雪浪花》

2015-02-08 Lindsaynut

杨朔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是他作品的主基调。杨朔一生创作成就巨大,其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散文,充满革命激情,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含蓄,极富诗意,为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公认的第一流散文作品。杨朔曾经说过:“我在写每篇散文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的。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他写的《雪浪花》被誉为诗化散文,是散文中的佳作,被收辑到学校的语文课本中。这篇散文佳作在《红旗》杂志上首次发表,就是作家浩然亲自组稿编发的。

1961年9月1日,时任《红旗》杂志社文艺编辑的浩然与正在北戴河休养的杨朔通了电话,约他为《红旗》写篇散文。杨朔爽快地答应了。

9月13日清晨,浩然乘65次快车,赶往北戴河作家疗养所。在这里,浩然除了见到他要找的杨朔,还结识了闻捷、李纳、贺敬之、朱寨、菡子、朱丹、贾芝、华山等等诸多的作家。

大概是杨朔也非常喜欢民间艺术,热情好客的他在浩然到达北戴河后,特意买来当天晚上的票,请浩然去看皮影戏。自幼喜爱地方戏曲的浩然已多年没有看过皮影戏了,便十分高兴地与杨朔一同前去观看。这门比之以往已有了很大的升华的民间艺术,把浩然又带回丰富多彩的童年时光。

浩然在北戴河度过了十分愉快的7天,他与杨朔一起下海游泳,一起漫步在海边、码头,还一起乘车沿海边进行了一番游历。

在北戴河作家疗养所,浩然与许多作家都进行了交谈,而谈得最好、时间最长,也最为畅快、深入的,则是与杨朔。几番畅谈,使浩然得到一种力量,使他更加明确追求,无休无止地追求,是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浩然的信心被鼓得足足的。在几天的接触中,浩然愈发感到杨朔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作家,暗下决心要努力地向他学习。

9月19日,浩然带着杨朔那篇业经修改过的散文《雪浪花》手稿和自己在北戴河起草完成的小说集《蜜月》的后记及散文《车厢里》回到北京。《雪浪花》在《红旗》文艺组受到大家的赞赏,第二天便发排了。

《雪浪花》的写作与发表,给杨朔带来了一定的光彩,但在几年后的“文革”中也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浩然与他的好友、军旅作家胡世宗就曾说过这种麻烦。在胡世宗1981年6月5日的日记中,记载了如下的内容:

浩然讲到杨朔,《雪浪花》中的“啃”,是浩然建议改为“咬”的。“文革”期间,批斗杨朔,说这个“咬”字表现了对社会主义的仇恨。外调时,浩然坦荡地说这个“咬”字是他建议改的,他原来是用了一个“啃”字。

1966年6月27日,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会议结束的7月9日晚上,周恩来、康生、陈伯达、陶铸举行宴会,浩然与杨朔都应邀参加,并一起陪同一位坦桑尼亚外宾。这是浩然与杨朔最后一次会面。两年后的8月3日,杨朔含冤去世,那一年,他仅55岁。


相关文章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