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郝炜和他的小说散文

2015-03-12 geci2

执着于白山松水吉林大地的小说家郝炜逝世一周年了。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家。时间将会证明,他的小说和散文,绝非可以速朽的文字,不会随风而逝。而且,他的一生,包括他的逝去,都充满了偶然性、戏剧性、传奇性,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三次大起大落,三次一鸣惊人,堪称典型,其间成败得失,颇可回味。
 
 
2009年《人民文学》第2期,发表了郝炜两个短篇小说《卖果》和《盘鹰》。他特别高兴,电话约我到饭店一聚。他说,李敬泽半夜编完稿子给我来的短信我都不舍得删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那可是《人民文学》啊,他当然值得高兴!
 
我奇怪的是他怎么会对果农和放风筝这么熟悉?郝炜讲了他逛早市看见一对父子在卖果,两代人的不同表现让他挺好奇,就唠出了许多事情,他还买了一堆人家的苹果表示感谢。郝炜喜欢看热闹,晨练的时候他常和放风筝的唠,问这问那。当街遇上吵架打仗的,他也看个究竟。小市场,遇见农妇野老摆摊的,面前一堆树跟石头稀奇古怪的玩意,他就走不动了,一定要蹲在那儿,这摸摸那看看,把你甩在一边。
 
葆有一颗童心,才会产生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发现新东西,发现美,迸发创造力。
 
那天,四个人喝掉一瓶白酒,20瓶啤酒。无疑,郝炜喝得最多。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郝炜第三次复出文坛,而且又是一炮打响。
 
 
我对人们的阅读问题有着天然的敏感。我发现郝炜是很喜欢读书的,他也很会读书。有他的读书随笔为证,如《阅读萧红》。再比如《葡萄架下的阅读》是谈他读高尔基的《童年》的,他写道:“没读几章就能感受到高尔基的笔力,张弛有致的描写,众多人物不断出场,从容不迫,那些大人孩子就那么跑出来了”。他写得太好了!简直把阅读《童年》开头那种感觉给写活了!接着他还联系到自己写众多人物时的困窘。
 
我感受最深的是把自己喜欢的藏书推荐给他的时候,比如契诃夫的中篇小说《草原》,高尔基早期的流浪汉小说,毛姆的《佛罗伦斯的月光》,郝炜都是很快读完,而且像儿童那样从心里发出天真的惊叹,这才叫天才,他们那么年轻就写出这样的小说!
 
 
《卖果》给郝炜带来一片赞扬声,这是他小说创作的又一个兴旺期,之前之后他在十几家文学刊物发表了一批中短篇小说。但他心里一直有个问题纠结着。他说自己不会编故事,为此他感到苦恼。
 
这个问题,我却一直不以为然。编故事,现在被许多人说的很玄乎,实质是偏狭。你看,日常生活中,夫妻间父子间同事间婆媳间上下级间,那些不起眼的小破事,小细节,人物之间微不足道的心灵生活的差异,心理空间微乎其微芥豆之微的一点点小矛盾,小纠结,在小说家郝炜的笔下都变得津津有味,活色生香,兴味盎然,甚至一波数折,波澜迭起,让你喟然长叹,让你若有所思,让你欲罢不能,还需要编什么故事呢?我说,你的小说从一连串细节和人物的心理张力推动了故事情节,你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这就是能耐!郝炜的《卖果》《老人和鱼》《到对面去》《锻炼》《看杨子荣去》《买车》等等都是这样的精品。
 
 
郝炜突然写起散文来。一篇篇发表在他的博客上。不久,《酿葡萄酒的心情》出版了,我很喜欢郝炜这本“轻散文”,写了一篇热情的书评《诗意的栖居很遥远吗?》发表在《中华读书报》“家园”副刊上。也就是这一年,中国作协在京召开了郝炜“轻散文”研讨会。过了两年,2013年9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半梦半醒之间》也出版了,也叫“轻散文”。我又写了一篇书评《在生活细节里徜徉》,发表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这两部散文集,和郝炜的小说相映成趣,都紧贴当下生活,反映了后工业时代,急剧转型时期,人们心灵的焦虑和生活的微妙变化,描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其中有些篇章例如《逃向空中的丝瓜》《老派人物》《固执的甲虫》,还有《秋天,摘葡萄的时候》《擦鞋
 
女人》《杀瓜》《细微的生活》《手风琴和老人》《雪后晴空》等等,细致入微,以小博大,让你品咂、赞叹、惊异,让你回忆、遐想、思虑,大有曲径通幽、美不胜收之慨。
 
 
郝炜创作后期,四年时间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他下功最大、用力最勤的长篇是《雪崩》,在他去世时刚刚写完。那时我看到的是他另外两部长篇,《匿名》和《过着别人的生活》。
 
《匿名》是反映文革和改革开放后又一度出现怀念文革甚至或隐或显为文革翻案逆流的长篇小说。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重大而敏感的话题。仅就这个主题,也能见出小说家郝炜的担当精神。有感于此,我撰写了书评《我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我觉得,顾城的经典诗作《一代人》可以看做是对郝炜这部小说基本精神内涵最为准确的诠释和概括。这部小说运用了复式结构的手法,以多重视角进行了时空交错的叙事,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集中笔力聚焦和揭示了“寻找光明”这样一个复杂的内涵和主题。小说最有艺术亮彩的地方是对文革之残酷毁灭人性的描写,那都是从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六个故事表现出来的。孩子们的天真烂熳稚气与时代的阴骘险恶狂暴形成强烈的反差,笔调温暖而又力透纸背。郝炜坦言这是“一次文体和文本结构实验的产物”,但小说对历史与现实的警示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此书2014年荣获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