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文章

11个信封

2015-03-27 geci666

 在我家书房里书架右上侧的一栏,整整齐齐摆放着7个小信封和4个大信封。那是这些年我和莫言老师交往攒下的。
 作为莫老师的文学铁粉,我从中学时代就开始研读他的作品。只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离莫老师那么近,他不仅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还成为我的同事,我所供职杂志的名誉主编。
 许多年以后,当我第一次站在莫老师面前,说句实话,他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文学大师的形象。一袭布衣的他那么平易,憨态可掬,像个老小孩。我丝毫也没感觉到是第一次见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他呵呵笑着说,“小老乡,刚在《人民文学》读了你一组诗,你在《方圆》写的那些文章我也看过,不错。”我突然受到了夸赞,有点窘,像调皮学生突然被揪到了班主任面前。
 身为杂志的主编助理,接下来的日子,自然多了不少见到莫老师的机会。譬如,给莫老师送去一些资料或编审费,或者去拿回托莫老师为检察系统作者作的序和题写的书名。每次去,莫老师都会提前泡好一壶茶,一进门一杯热腾腾的茶就能捧在手中。喝茶的功夫,往往是听莫老师谈文学的最佳时机。我惊异于莫老师的细致与平和,像他这样的大家竟然对什么时候哪个省又冒出一个有潜力的新作者、哪个刊物又发出一篇不错的小说如数家珍。
 这些年莫老师突然迷上了书法,我曾在《书法》杂志上看到他的一幅手札,敦厚中透着率性洒脱,文气中透着高古清雅之气。一天下午,我去拜访莫老师,正好碰上山东潍坊老乡王爱红去莫老师家求字,我有幸现场目睹了莫老师的左手书法,那简直是一种享受。莫老师左手扣着右手腕,慢慢把墨研匀,然后凝神屏气,悬腕捉笔,一气呵成。写到得意处,莫老师抿着嘴,右手扶腰,额头上都是汗,样子特别可爱,写下的似乎不只是几个汉字,而是认真完成了一套对古汉语拜祭的仪式。
 我知道莫老师忙,虽然喜欢却不好意思开口索字。一天,他让报社领导给我捎来一幅字,内容是专门写给我的一首打油诗:沂蒙山上红旗飘,儿女英雄志气高。赤手空拳擒虎豹,三步诗成惊二曹。莫道方圆天地小,能使大众块垒消。
 我们偶尔和莫老师聚会,他从不让人接送,而是自己骑着一辆破旧的大轮自行车,从平安里一直骑到后海的孔乙己酒店或南锣鼓巷深处的某个小馆。说好的时间他是从不迟到的,齐鲁人那些最美好的品质在莫老师的骨头里珍藏着……
 我怕影响莫老师写作,平素都是短信,很少打电话。2012年9月份的一天,我突然接到莫老师的电话,说他去了我的家乡临沂,一个人去沂南县汉墓博物馆看汉画像去了。我想联系老家的文友陪他,他坚决不让,说等10月份回京再聚。
 就在莫老师去瑞典领取诺贝尔奖的头一天,他又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去平安里一趟,原来他在领奖前被各国记者围追堵截那么繁忙的时段里,也没忘记曾答应我为临沂童星实验学校题写校名。半个小时以后,在平安里某个家属院的传达室里,我拿到了莫老师托门卫转交的一个大信封,上面写着请转交邰筐,下面还附着一小段话:“时间仓促,怕写不好,横竖各写了一幅,你们挑着用吧。”里面的书法我寄给了临沂童星实验学校的校长姜自健先生,外面的信封却留下了。久而久之,像这种外面写了一段话或附了一张便条的信封积攒了11个,每一个都可以勾起一段难忘的记忆。

 作者简介:邰筐,本名邰茂光。中国高检《方圆》杂志首席记者。原临沂童星实验学校校务委员、校长助理、校长办公室主任,中国作协会员,曾参加青春诗会,获第六届华文青年诗人奖、首届泰山文艺奖、第二届汉语诗歌双年奖。出版个人诗集《凌晨三点的歌谣》、《去乌城》、《祖国的菠菜地》等,有诗合集《三个刀伏手》、《我们柒》等。现居北京。


相关文章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