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原创歌词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国民党占区的抗日游击队

09-06 good 歌词网基地

【中国原创歌词网】 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战场上,中国两党的中流砥柱及抗战的主战场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全体中国人团结一致、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结果。当时中国虽军事落后、军阀割锯,但令小鬼子想不到的是,在抗战中中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左右(也不分老幼),真正地做到了全民
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战场上,中国两党的中流砥柱及抗战的主战场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全体中国人团结一致、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结果。当时中国虽军事落后、军阀割锯,但令小鬼子想不到的是,在抗战中中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左右(也不分老幼),真正地做到了全民抗战及全民皆兵,其总体的战力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有人想通过弹药的消耗总量来达到否定中国主战场的目的,这是不切实际与不科学的。这是因为中国首先是一个纯陆军的国家,缺海军和空军,因此在海、空军这一块其弹药的消耗自然是比不上其他的国家,但在陆军这一块,限于当时的实际情况,两党在抗战中的补给都是零碎和分散的,其实际的数字实际上是很难掌握的,尤其是在八路这一块,它们没有枪没有炮,都是敌人给它们造,在这种情况下,有谁会去统计今天缴获了多少的子弹,明天又缴获了多少的炮弹?在国军这一块,实际上它也与八路一样存在着许多的地方组织,有民团、有社团、有私人武装、有家丁,甚至连许多的富家小姐虽然她们的孩子在中国,但她们并不爱美国,因此她们仍留在自已的家园与倭寇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尽管许多时候她们带枪只是为了自卫,但他们能留下来对稳定民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她们都拿起了枪,这只是当时中国全民皆兵的一个缩影。当时由于列强的连连入侵造成了兵荒马乱,民众的居安思危意识大大加强,许多的民间武装不断地发展壮大,持枪的保有量大幅增长,甚至出现了大家闺秀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局面,这是因为鬼子在南京的烧杀奸淫已惊醒了国人,而中国人普遍较为传统,她们视贞操为生命,为了保卫贞操保卫家园她们豁出去了,不仅买枪而且练枪,真的是到了全民皆兵、步步为营的地步。
在国民党的政府层面,无论是攘外还是安内,都需要枪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时制枪制炮厂几乎是呈开放型的遍地开花,不仅政府极力地扶持,而且在政策上也有一定的倾斜,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军队的负担,同时也是为了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无疑将加速兵员的消耗,而武装民团可补充军队,也是一种藏兵于民的形式),因为当时包括国共两党在内,世界上谁也不清楚抗战会打多久,加上毛泽东所发表的《论持久战》不仅在苏区广为流传,而且还被翻译成了英法等文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因此坚持长期抗战已成各国的共识,特别是在中国民间,许多人看不到这本书,但其书名却如雷贯耳,书名的“久战”影响甚大,因此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可以说是加大了全体中国人的居安思危的意识,对民间的备战起了积极的作用。对一些国民党占区份的百姓来说,他们并不对老蒋看家护院的能力抱有十足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从自身的安全出发千方百计地积攒抢支弹药,准备最终与敌人决一死战,因为他们不想当亡国奴,也不想当汉奸。
国民党虽消极抗战,但备战还是有的。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由于战前日本对于中国的渗透非常的厉害,造成大量的敏感目标信息外泄,依靠平时的测绘,日军可以进行精准的轰炸,因此原有的兵工企业在战争中都成了重点轰炸和破坏的目标,甚至几经搬迁,小日本的轰炸机还是接踵而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不断供,蒋介石只好发动民间的一些资本家或明或暗地生产枪支弹药,以满足军队采购之需。当时蒋介石各分支军队的采购是各自为战的纯商业化的运作,因此对于普通的枪炮并没有搞定点也没有搞特供,也因此生产过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过剩的商品并不能象牛奶一样倒掉,它有相当的一部分流入了解放区,也有部分流入了民间,因此民间武装的壮大得力于老蒋对于枪支生产的开放,也因此在这方面老蒋是有贡献的。除一些专业厂家生产大量的标配的枪支弹药之外,当时的小作坊小工场也是遍地开花生产土枪土炮,而且这类的枪炮其数量大大地超过了正规厂家生产的枪与炮,其数量多到什么程度呢?根据知情人的回忆,在一些地方解放后各村收缴的枪一般都有十几二十条之多,一般的情况下是富人有枪、民团有枪、“土匪”有枪。“土匪”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成份很复杂,有那种涉强拆强抢的真正意义上的土匪,也有当时为躲避战乱而逃到山上的一些人,这些人的数量比较大,但事出有因,在解放后虽被界定为“土匪”,但并不枪毙,在缴械后进行了“特赦”,不少人至今仍健在,他们在三个戴表重要思想的教育熏陶下,目前个个都是的良民,“土匪”历程已成为他们任性和无赖的记忆。
 
说到抗日的中流砥柱,共产党的游击队有人载歌载舞,赞美讴歌。但国民党的“游击队”却鲜有人提及,这是历史的疏漏,也是历史的不公。这些由社团、民团、家丁等散兵游勇组成的国民党占区的“游击队”其战斗力到底有多强,这里我可以举介例子说明:1945年的时候为了扭转节节败退的战局,日军决定在广东拓宽战场,三月份的一天,日军的一个联队奉命从上海调往广东,这个联队人数有好几千人,分乘四条战舰,目空一切地行驶在台湾海峡,而且靠岸边较近。但当时的日军遗漏了一个重要的情报,那就是陈纳德的“飞虎队”已在闽赣交界的长汀建造了飞机场,从这个机场起飞的飞机可以到达东南沿海,对行驶台湾海峡(靠大陆岸边)的日军战舰进行轰炸。由于预案不足,这个般队在途中遭到伏击(被飞机或其他兵器击沉,其残骸前不久被打捞),有一艘船沉没,引起日本人的警觉,为防不测,日本人决定改走水路为陆路,这样另外的三艘船就逃往了厦门及金门的敌占区,另有残部在港尾登陆,这些残部刚登陆时有2000余人,但当他们到达广东时已所剩无几(史料记载是“死伤甚多”),其原因是遭到了沿途遭到了国民党“游击队”的不断偷袭。当时一听日本人上岸,有些正规军自以为不是对手因此疯狂逃窜,但一些民间武装却在磨拳擦掌,他们虽不敢与日军做正面的交锋,但通过毛泽东总结的游击战术来扬长避短,重创了日军。由于本次日军的陆地推进是没有预案的,因此日军的行军是以非机械化的步行为主,这在山高路险的丘陵地区可为游击队的伏击创造条件,再者此次日军的任务只是转移,加上之前在海上受到偷袭因此心有余悸,也因此途中不敢恋战,只顾一路向广东的方向推进,这就为当时属国民党占区的“游击队”展开偷袭创造条件。日军枪法精准是名不虚传的,但就是这精准的枪法给日军带来了灭顶之灾,“游击队”通过在路边的山地上上演稻草人的快闪来消耗日军的子弹,许多日军的灭亡是因为在长达二百多公里的行军路上由于不断地射击稻草人造成了子弹的亏空最后陆陆续续地被“游击队”的冷枪一一击毙。为了纪念稻草在抗日战争中的丰功伟绩,现在在闽南的许多地区仍然有存放稻草的习惯,尽管许多人已经不再种植水稻,但许多人每年都会花一点钱买一点稻草存放,以示纪念,也为了警钟长鸣。更有许多人从存放稻草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生财之道,因为这稻草可以生长蘑菇,而这菇可以用来出囗小日本...

原创歌词网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相关文章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论坛

中国原创歌词网会员推送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音乐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