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文章

吃货有文化:重庆美食写成诗词

2014-12-31 zgycgc

“吃姐”郭美

  记者 郑旭鹏 摄

  商报记者 谈书 郑旭鹏

  吃着干锅牛蛙,眼盯泡椒鸡杂。抽两口中华,干掉啤酒两扎。老板,老板,再拍一盘黄瓜!

  —《如梦令 宵夜》

  念完这首词,不知道你饿没饿,反正我是饿了。

  古诗词优雅,重庆食文化豪迈,两者“兑”在一起,也能摩擦出火花。郭美是个85后重庆美女,还是个不“安静”的吃货。12月24日,她用重庆美食改编的15首诗词,经微信公众号“吃在重庆”发布后,被网友争相转载,热传朋友圈。

  早餐

  一碗小面热烘烘

  豌杂小面碗中,多放葱,无奈冬天易冷,还有风。蛋煎饼,要薄脆,热烘烘。自古会吃的人,最轻松。—《相见欢 吃吧》

  与大多重庆人一样,郭美这个重庆美女“吃姐”的一天,也是由一碗小面开启。

  “每天早起,人总是精神不振,吃一碗麻辣小面,整个人就有了干劲”。在“吃姐”郭美印象中,小面简单明了,看似粗狂,却凝聚了重庆人对味觉的追求。从小到大,她在面馆中感受到的食客,都各有偏好,“小面,多放葱”是她听过最多的。“也切合当下的季节,虽然冬天冷、还有风,但一碗热腾腾的小面,总让吃货暖烘烘。我觉得,重庆人对小面的依赖,就体现在这些习以为常的细节中。”

  “重庆人早上吃小面就成了习惯。”75岁的重庆文化名人张老侃说,小面最初8分钱1碗,原始的形态是“摊摊”小面。小面不仅价廉物美,还能满足重庆人快节奏的生活状态。

  午餐

  饭菜千变,吃不厌

  午饭就要吃沙县,店千变,吃不厌。辣油一浇,抄手千里香。餐餐肉丝要鱼香,有木耳,更酸爽。—《江城子 午餐》

  郭美是名都市白领,由于工作日繁忙,她对午餐的要求比较随意。“其实,这几乎是重庆人对午餐的一贯要求。”重庆人的午餐,虽然随意、却不随便。郭美说,午餐承接了她上午和下午的工作,偌大的重庆城,每个“卡卡角角”都有隐匿的美食。从外来的沙县小吃,到随意的红油抄手,以及典型的川渝家常菜,每个重庆人在忙碌了整个上午后,吃完一顿随意又满足的午餐,又能满怀激情,继续下午的工作。

  看了郭美的《江城子 午餐》,张老侃也深有同感。“几句诗词,讲了重庆不同时期的午餐文化。”张老侃说,沙县小吃是重庆人对外来美食的包容,“像红油抄手、鱼香肉丝,就是典型的川渝特色。重庆人在接纳新事物的同时,也坚守自己的传统饮食文化。”

  晚餐

  火锅越吃越有味

  毛肚送春归,鹅肠迎春到。已是鸭血香豆腐,犹有肥牛俏。俏也蒜蓉酱,还有香油料。待到酒足饭饱时,你在丛中笑。—《卜算子 火锅》

  看完这首重庆版的《卜算子》,是不是想马上冲进火锅店,点份鸭肠、毛肚先烫两片?没错,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夜,走在重庆大街上,街边火锅馆总是人声鼎沸。

  “重庆人吃火锅,最好是一大桌人,甚至是几大桌人,猜拳、喝酒,才能越吃越有味。”40岁的刘飞地地道道的重庆人,目前也从事餐饮行业。走南闯北多年后,在他心里,无论什么美食都无法超越重庆火锅的位置。

  在“吃姐”创作时,对于火锅,她用了“思如泉涌”来形容。“吃姐”说,之前微博上有个活动,问重庆人烫火锅,最爱哪三样菜,每个重庆人都能信手拈来,火爆程度足以说明火锅对于重庆的重要性。

  声音

  她为吃狂 美食承载记忆

  昨日下午,记者在南坪一座写字楼,见到了地道重庆美女郭美,简单的马尾、黑框眼镜以及亮黄色围巾,让她显得干净清秀。在网上,知道郭美名字的人不多,不过她的外号“吃姐”却响当当。

  “我是个典型的吃货,也是突发奇想,觉得把重庆美食放进诗词里,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对郭美来说,重庆美食承载着她的生活点滴。

  “可能很多重庆人,或者在重庆的外地人,都有一段关于‘吃’的疯狂回忆。”在郭美的诗词中,有好几首表达了对“吃”的欲望,也蕴藏着她学生时代的美食记忆。她说,在自己的学生阶段,因为钱和时间的关系,这些重庆“大餐”总是很难吃到。一群同学总会商量着凑钱,在空闲的时候去吃一顿,重庆美食的“卡卡角角”,都被他们翻了个遍。

  点评

  音律不合 但有重庆的味道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黄中模教授看过网友的创作告诉商报记者,网友大多模仿的是宋词。以《卜算子 火锅》这首词为例,“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词牌通常决定词的平仄。一般来说,词牌是一定的,标题由作者自己定。

  黄中模称,以卜算子为例,有严格的平仄音律:“上阙: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他说,若严格来看,网友创作的《卜算子 火锅》第三句:“已是鸭血香豆腐”,显然不合平仄音律。另外,网友创作的虞美人、如梦令、相见欢等,句式符合词牌,但很多句都不合平仄,“但内容有创意,最重要的是看过之后,有重庆的感觉和味道。”

  声音

  爱吃也是爱这座城

  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李元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友的创作严格意义来说或许不算诗词,不过却从侧面体现了重庆人的性格和灵气。李元胜在重庆生活了30余年,对重庆美食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重庆是江湖菜的发源地,很多创新的吃法是从重庆流行到全国的。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