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63|回复: 0

[原创散文] 这是一首爷爷写的散文诗

[复制链接]
?聒珥 发表于 2018-12-23 02: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首爷爷写的散文诗

前不久举办的首届平遥国际电影节,由新人导演霍猛执导的《过昭关》一举收获了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值得一提的是,《过昭关》中杨太义老大爷 78 岁第一次拍戏就拿下了平遥 影帝,看来人生是果真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

讲述隔代亲的电影之前也看过不少了,国内的《我们天上见》、《暖春》、《天堂回信》、《我们俩》,国外的《金色池塘》、《菊次郎的夏天》、《爱回家》这些都在某些情感脆弱的时刻赚了我们不少眼泪。

本以为已经对此类影片免疫的我,在看了《过昭关》之后,哭的我自己都嫌弃。

故事很简单,因母亲即将生二胎,7 岁的宁宁被父亲带去爷爷家暂住一段时间。为了带孙子旅游,也为去看望生病在卧时日无多的老友,老爷子管朋友借了一辆三轮摩托,试骑之后第二天便装上被褥和盘缠上了路,前方路途遥远,爷孙二人一路幕天席地风餐露宿, 驱车七百多公里,终于在四天之后到达了目的地三峡门。

和以往讲述祖孙情的影片不同,这部电影没有刻意渲染爷孙二人之间的情谊,也没有一贯的突出孙子的成长性。一样的城里孩子回乡下,一样的中国乡村式演绎,一样爷孙情,《过昭关》更像是一部中国本土难得的乡村公路片。故事的戏剧冲突虽然不强,但真正惨烈悲戚的,都在老人缓缓道来的过往里。从旅程的开始到结束,细腻的表现了老头子心愿达成的轨迹。

之所以被感动,其中的缘由不仅仅是因为《过昭关》让我想起了已故的爷爷那么简单,而是因为在怀念老一辈的同时,过昭关还有着一份面对难与易,生与死的率然和坦诚。这份从老爷子身上延承下来的老一辈的温和与智慧,深深地打动着我刚刚踏入社会不安躁动的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爷爷去屋里给久未联系的老朋友打电话,孙子看向旁边,有两个小女孩在石板上面玩耍,两摞石板中间有一个大空隙,小女孩便从一边越过中间的空隙,跳到另一边,转而出现片名"过昭关"。游戏不够有趣,甚至有点无聊,两个小孩玩的乐此不疲,但是这个小小的片段被放在影片片名出现之前,隐约让人觉察到一点联系,过昭关似乎就像这两摞大石板间的距离,你没办法像往常那样走过去,而是必须跨越,像极了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客观存在,也必须面对。

人生就像过昭关,过了一关还有一关,期间混沌憔悴无人知,越关之后方领略人生大意。

老爷子是个瓜农,年少的时候出生优渥,不料 文革时期被打成了"右派分老爷子是个瓜农,年少的时候出生优渥,不料 文革时期被打成了"右派分子",一家人被批斗,父母惨遭迫害。自己也如同丧家犬般满腹的冤恨但也只能慌张逃窜。此时老人就如同唱词中那般:

好比哀哀长空雁

好比龙游在浅沙滩

好比鱼儿吞了钩线

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思来想去我的肝肠断

今夜晚怎能够盼到明天

就这样有好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独独因为朋友的庇护和帮助得以活到现在,在那个年代,人们见到右派分子都是绕道走,被扣上右派帽子的人也会尽力避开,以免连累亲友。然而在危难关头却得友人冒死相救,才能娶妻生子,才能看到自己的子孙一代代繁衍生息,幸莫大焉 。

年过七旬,当儿子已经成家,老爷子最放不下的是当年那些帮助自己活命的兄弟们,由于当年一别便彼此了无音讯,老人保全自己后一直在不断的打听友人们的去向,所以当从瓜农口中听说自己的朋友还活着但是生病住院时,经过一晚上的思虑,亦然决定奔赴千里去看他。

正应了唱段中的:

回头我对东皋公论

你是我子胥救命的恩人

但愿过的昭关境,一朝当报你的九重恩

可以说,老人的一生,像极了伍子胥。只不过最后老人没有像伍子胥那般怒目圆瞪鞭了楚平王的尸,而是选择以更加平和的态度去看待仇恨与生死。

人生的大起大落,布满荆棘坎坷的岁月打磨了老人家遇事淡定,行事笃定的风度,加以孙子的天真,一老一少拼凑出难有的和谐。所有有关生死的命题,有关出世入世的道理,明明很严肃,却在这老少之间处理的自然顺畅,笑中带泪。

比如在瓜地里的那一段对话

宁宁:爷爷你也会死吗?

爷爷:人都会死咧

宁宁:那咋着才不会死啊?

爷爷:除非时间停下来,爷爷就不会死了

宁宁:哦 .... 爷爷!定!

一路的际遇,磕磕绊绊的,平时一车西瓜卖个六七十块的老爷子身上,看不到丝毫被物化的痕迹。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不论是被磨损颇多的中青年一代,还是与他一样云淡风轻的黑科技老蜂农,老爷子都在用最大的信任去钓最大的善意,尽其所能的把路途上的日子过得真挚,纯粹,透彻。

虽然老人的身世与孤单寂寞的晚年生活让人略感唏嘘,但是整个故事却不乏给人温暖的感觉。杯子里的鱼、手里的泡泡堂,瓶子里的蜜,还是后视镜上的纸风车,都是不经意间的温情,平常岁月中,给人予不平常的鼓励。老爷子在片中向我们展示了做手工的最高境界就是就地取材,导演也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物尽其用,出现在电影里的道具,基本上都被安放的有始有终。

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中支线的两个故事,一个是伍子胥过昭关的民间故事,另一个是哑巴爷爷的戏谑遭遇。导演别出心裁的采用戏说演绎,老头子讲,镜头里演,双簧似的诙谐,感伤与幽默之间,不过是给原本惨淡的人物经历镀上一层不那么灰暗的光,生死如此稀松平常,但又有几个人能真的看开。

有人说,好的电影就是让观众忘记导演的存在,《过昭关》收敛的镜头和叙事足以让人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感受到真实的力量,仿佛这部电影背后没有导演在幕后构图运镜、调度场面。甚至一直觉得导演攒着一口气,让观众自己去感受。比如最后老爷子看望完老友,回到公安局门口,儿子哭笑不得的说"爸你叫我怎么说你才好,这么大岁数的人,你俩可真厉害 ..... "老爷子只是在一边默默听着,也不喜也不乐,不委、屈也不解释。这其中,有被儿子责怪的尴尬,有三门峡之行的一点点得意、更有见到友人欣喜与无奈,最终化为无声的叹息,消失在汽车的轰鸣之中。

人生百味,酸甜自知。

一切就那么真实的发生着,片中的爷爷也许就是你偶然遇到的一个卖瓜的大爷,不知其姓名,也不问其往来,一直到他这一代人走进坟墓,退出历史舞台,除了鲜少的英雄儿女被我们记载在册,其余所有,随着人们的遗忘曲线,忽明忽暗,直到彻底失去声响,彻底暗淡。

有人喜欢把大道理一直挂在嘴边,从未真正领会到其真谛,也有人很多人不太喜欢听老人讲道理,觉得可笑、啰嗦。

比如父亲讲过的:事情越做越简单,越做越容易。

比如爷爷曾经告诉我,人生不如意,十之 八九。

如今想来,还真是那回事。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我爱听爷爷告诉我这些道理,更爱听爷爷讲那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我爱听爷爷告诉我这些道理,更爱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讲他如何去山上拉石头;如何担着沉重的扁担走很远的山路;如何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又是如何骑着自行车在冬天的山路上摔了一跤又一跤……

正如一首《父亲写的散文诗》,收割庄稼、露天电影、缝纫机的踏板、蓝色的涤卡上衣……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我的爷爷不会写散文诗, 但是他的年轻岁月,也如歌里唱的:过得那么艰难。现在的爷爷,真的像歌里说的一样,老得就像一张旧报纸。

而那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辈子。

再到电影里,一老一少都在掉牙。孙子牙掉了,放到到房顶上,拿瓦片盖好,待长牙时就会齐齐整整。老头牙也掉了,笑叹一声丢在地上,好家伙疼了好几天这下终于掉干净了。

直到现在也忘不了,影片最后 , 屋外飘着雪,老头久久起身接了一个朋友儿子告知他老朋友已经去世的电话,挂了电话后用笔在照片上画上了最后一个圈。

便再没了睡意,披上棉衣,沿着屋里的门槛坐下。看着漫天雪景,不知为何,突然就想唱那么两句:

我好比哀哀长空雁

我好比龙游在浅沙滩

我好比鱼儿吞了钩线

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t01596b2c146b7d7574.jpg
老爷子的一生,过了昭关,又过潼关,也过了山海关和嘉峪关。一关关的或险要或幸运也许都成了老人生命中的浓墨重彩,独剩这最后一关——死亡,却最为平淡。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3-29 23:14 , Processed in 0.1679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