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44|回复: 2

[音乐区]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

[复制链接]
good 发表于 2018-11-3 2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
        现代中文流行音乐范畴内,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粤语流行歌曲与国语流行歌曲构成了主要的两大色块。其实严格地说,粤语流行歌曲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一种象征,它也带有明显的地区文化特征,从形成气候到现在也只不过20多年的时间,但它却也不可抵挡的态势传播到了亚洲和欧美的许多地区。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语流行歌曲的印迹。
  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流行音乐这种亚文化的产生是物质社会中精神生活商业化的必然结果。在这方面,粤语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是很典型的。在中国人的世界里, 香港的流行音乐是发展得最符合工业化社会的需要的。另外,香港的流行音乐又自成体系,并且采取了十分“放松”的姿态自我激励,标新立异。这也就是我们在以 往节目中所说的“填词”。也许是因为它高度发达的流水作业的机制,因此很多的香港流行音乐的从业人员常常不把重点放在创作上,而放眼世界、信手拈来,总是 用填词的方法推出唱片,渐渐地给人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香港的流行歌曲可以传唱、可以让人为之痴迷,却少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其实,所有香港流行音乐的 从业人员也在竭力回响着甚至影响着一个个时代,与台湾的同行们不同的是,香港流行音乐所有的杰作大多出自于一个集体的努力,而很少依靠英雄个人的背影,如 罗大佑等。越深刻地了解香港,越觉得这个小岛的流行文化有着深不可测的底蕴。
  一切事物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香港的流行音乐也不例 外。上个世纪的最初十年,香港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到处是海浪与礁石,几个被远放到远东的不得志的英国官员和一些冒险家们住在仅有的几栋别墅里面,少得 可怜的平地上住着一些漂洋过海谋生的平民。在这个阶段,上流社会的人听的是英国本土绅士阶层喜欢的古典音乐;而普通的民众则为了生存本身而挣扎,根本没有 什么流行音乐可言。
  30年代开始,因为时局的变化,有不少知识分子陆续来到了香港,同时,也开始有一些人因为香港的异域风情、英语教育、政治格局简单等等原因从内地经济繁华的地区来到香港定居,他们不仅仅带来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促进了香港的发展,更带来了内地的流行文化。比如说,这个时候的香港流行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上海的影响,卖座的是周旋、胡蝶的电影,最流行的歌曲是《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
  五、六十年代,香港经济、政治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开始渐渐具有本地的特色。但是,因为人员的流动和推行英语教育,文化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候香港的流行文化几乎被欧美的强势流行文化所左右。
  有民族良知的知识分子只好把眼光放在了文化的本土上面。电台里面播放的歌曲几乎是摇滚乐的天下枣因为那个时代也正是摇滚乐生机勃勃崛起、发展的时期,整整一代香港青年都是听着鲍勃-迪伦、猫王和大卫-鲍维长大的。他们觉得适合他们听的只有那些热情洋溢的英文歌曲,而本地的音乐只有一些老掉牙的粤剧,用怪异、老土而拖沓的腔调,唱着陈旧的故事,那是属于过去的。
   进入60年代末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在香港的第一代本土的年轻人长大了。他们也开始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声音。于是,许多乐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象 莲花、玉石、温拿等等等等。他们唱的其实大多也是欧美最流行的英文歌曲,并没有太多的本土性、原创性可言,但是人们用极大的热情欢迎这些乐队,因为,这是 香港自己的声音。
  然而好景不长,这些乐队没有过多久就解散了一大半,因为毕竟没有自己的歌曲支持。不过,乐队潮流对香港乐坛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除了对建立本土文化的信心之外,最大的贡献他们为香港歌坛留下了象林子祥、许冠杰这样一批在下层社会经历过很多磨练、又真正懂音乐的歌手。
   而他们当中最有影响力的当然还是温拿乐队,五个长发青年组成的青春组合红极一时,除了出唱片还拍电视专题片、电影,真的是老少皆知。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 字谭咏麟、钟镇涛、彭建新、陈友、叶智強等5人组成的“温拿”乐队。而当他们解散之后,谭咏麟、钟镇涛、彭建新后来的个人成就也都相当不错。
  60年代末70年代初,台湾的流行音乐大举涌入香港,前有姚苏蓉、青山、尤雅、鲍立、刘家昌,后有刘文正等等。当时的香港,国语歌曲有着很大的市场,比如说邓丽君在香港就拥有大批的崇拜者。
   从1974年到1984年,这是香港现代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历史上第1个10年。在这10年里,粤语流行曲经历了从初创到蓬勃发展这样一个重要过程。在这 10年的香港歌坛,拥有许冠杰、罗文、温拿、关正杰、林子祥、郑少秋、汪明荃、徐小凤、甄妮、叶丽仪、张德兰、区瑞强、叶振棠、奚秀兰、陈百强、钟镇涛、 谭咏麟等许多著名的歌手与组合,整个歌坛呈现出生机勃勃、群星争辉的繁荣景象。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od 发表于 2018-11-3 22: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年代初风云人物





   香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其中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巨星,推出过大量哙炙人口的名曲,影响著一代又一代成长中青少年。如果你看见过一些 四、五十岁的妇女便如当年少女时一般尖叫著观看自己当年的偶像如许冠杰、罗文的演唱,对香港乐坛的历史会有更深一些的感性认识。

  1974年到 1984年是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初10年,在这个时期的香港歌坛上,许冠杰可谓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香港乐坛的元老,我们熟悉许冠杰可能就是 从这一首《沉默是金》开始的,而且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有了张国荣的加盟。事实上,许冠杰在香港歌坛上成名要比张国荣早10多年,对香港歌坛的影响与 贡献也不可同日而语。许冠杰开辟了粤语歌曲的新天地,让流行歌曲可以表达小市民的心声,可以唱日常生活的细微感受。“沉默是金”其实就体现了这种风格—— 用平实的语言,说出很多人的心声。

  对于许冠杰来说,早年受“THE BEATLES”感召玩音乐唱英文歌曲。1974年粤语片回潮时,他与哥哥许冠文投拍了粤语片《鬼马双星》,他创作并演唱的影片主题歌“鬼马双星”以及插 曲“双星情歌”不仅开创了粤语流行音乐的新纪元,也完成了他个人音乐作品从西化的摇滚风格到民族化大众音乐路线的转变。此后,他的歌曲可以说是民族小调色 彩浓厚,旋律创作上也会经常的采用民歌的五声音阶,但在节奏上他会适当地融入一些轻快的舞曲节拍,象“纸船”、“梨涡浅笑”以及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夜半 轻私语”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歌曲的内容上,许冠杰的作品善于刻划市民的心态;可以说是市井色彩浓郁,而歌词浅白生动,这些歌曲也成为香港粤语流行歌曲中最 富有生活气息的组成部分。

  许冠杰之后,香港粤语歌坛上最当红的歌手就数罗文了,因为他同关正杰一样,唱红了无数的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并且 形成了略带一点点戏曲腔的独特个人风格。用柔软、略带一点点戏曲唱腔的声音演绎那些或是苍凉、或是悲哀的英雄侠义故事,别有风味。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射 雕英雄传》就是他和甄妮的佳作。

  许冠杰让人们知道了歌手的个人魅力,而罗文让大众开始为一个人和他的歌曲而关注。与关正杰与许冠杰较为定型 的歌路不同,罗文无论是在台风还是歌路上都以“多变”著称,或雄壮激昂,或古灵精怪,但是无论是国语歌曲还是粤语歌曲,他都能博得一片喝彩。从“小李飞 刀”、“家变”、“好歌献给你”、“亲情”、“红棉”到“几许风雨”,多变的罗文拥有不变的激情。1982年和1984年,罗文还大胆的创演了粤语歌剧 《白蛇传》和《柳毅传书》,一时堪称壮举。

  在香港粤语流行歌曲发展的最初10年,女歌手方面也是巨星辈出。比如人称“小凤姐“的徐小凤。徐小凤1966年步如歌坛,在70年代中期开始走红。对于徐小凤来说,她的歌路端庄大方、雅俗共赏,她的嗓音婉转有致,极其富有磁性。再加上她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与世无争的低调姿态,使得她成为名重一方的歌坛大姐。从“神风”、“风雨同路”“黄沙万里”、“人似浪花”到“情比雨丝”、“顺流逆流”、“一脸红霞”、“流下眼泪前”,可以说徐小凤的魅力言无尽,意无穷。

   除了徐小凤之外,叶丽仪也是一位值得我们关注的人物。1947年10月22日出生在香港的叶丽仪,学习过粤剧、芭蕾,后来改行唱歌。1969年在香港无 线电视台“声宝”之夜歌唱比赛中获得冠军。1974年与丈夫移居英国伦敦,也曾经在当地作过职业歌手。后来回到香港与百代唱片公司签约,灌录唱片。叶丽仪 以圆润开阔的嗓音唱出韵味浓郁的歌,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恐怕就是她在1980年主唱的并且被评为第3届十大中文金曲之一的《上海滩》——又是一首经典之作。

  在香港粤语流行歌曲最初发展的10年里,女歌手中除了叶丽仪、徐小凤之外,甄妮、汪明荃、叶丽仪、张德兰都是名振一时的大明星。

   从1974年到1984年,这是香港现代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历史上第1个10年。在80年代中期的香港歌坛上,虽然大家仍然热衷于翻唱和改编,但整个工业 的运转机制已经确立,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娱乐业的发展,在歌坛,则是包装时代的开始。直接的反映就是巨星云集,偶像带领新的潮流。属于电视剧时代的关正杰、 叶丽仪、林珊珊、汪明荃等歌手还拥有影响力,出名较早的罗文、甄妮、许冠杰、徐小凤的地位已经稳固,新浮出头的谭咏麟、梅艳芳、林子祥、钟镇涛、张国荣正 在开创一片更加灿烂的局面。从此,香港流行音乐进入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

  因为唱片事业的繁荣,有实力的新人一样出头:林忆莲的好感 觉、陈慧娴的清新纯真、杜德伟的黑人味道、黄凯芹的低调沉稳都有各自的市场。而陈百强、刘美君、王靖雯、梁汉文、邝美云、李克勤、吕方等等名字在歌坛上各 领风骚。相比较于“前辈”偶像许冠杰、罗文、徐小凤、甄妮他们,这个时期的明星们影响了一代香港青少年的听觉,可以说,整个80年代的香港流行音乐的华彩 乐章也正是由他们演绎出来的。

 

电视剧时代的艺人





  对于70年代来说,香港的电视连续剧也正好赶上了一个好时 期,70年代的香港产业规模正在逐渐走上正轨,而香港娱乐业的风光时期和香港经济的起飞也正是同步的。那时候,一大批武侠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在香港、东南 亚、新加坡等华人粤语地区取得了空前的热烈反响,无数刀光剑影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也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流行歌曲。

  70年代初的香港乐坛,以台湾 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欧美流行音乐最为风光,尤其是来自于台湾的国语流行歌曲。就连后来粤语流行歌曲的开门祖师顾嘉辉、黄沾也都是从创作国语歌曲开始他们的 音乐生涯的。在台湾国语歌曲以及迪斯科舞曲开始风行的双重打击下,香港本地乐队潮很快的低落。

  对于70年代来说, 香港的电视连续剧也正好赶上了一个好时期,70年代的香港产业规模正在逐渐走上正轨,而香港娱乐业的风光时期和香港经济的起飞也正是同步的。那时候,一大 批武侠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在香港、东南亚、新加坡等华人粤语地区取得了空前的热烈反响,无数刀光剑影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也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流行歌曲。而我们 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歌——《铁血丹心》了。

  作为影响国人最深远的武侠题材歌曲之一,《铁血丹心》的悲壮、侠烈之气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枣对于每一个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来说,10多年后的今天,靖哥哥在那一轮血红落日中弯弓射雕的身影依然英姿勃发。

  对于歌曲来说,也充分地利用了男女声对唱的优势,把“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怕雪爽扑面“的豪迈侠义和”应知爱意似水流,斩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柔情结合得相当完美。也许,每一个男人都追求这样的生命:豪情万丈地行走天涯,身边有伶俐娇俏的如花美眷相伴。也许,每一个女子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情缘:抛开世事断仇怨,相伴到天边。

  在电视剧全盛时期,最当红的歌手就数罗文,因为他唱红了包括《小李飞刀》、《射雕英雄传》在内的无数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用柔软、略带一点点戏曲唱腔的声音演绎那些或是苍凉、或是悲哀的英雄侠义故事,别有风味。

  而甄妮的《春雨弯刀》、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和《京华春梦》、关正杰的《大地恩情》、叶丽仪的《上海滩》等等,也正是这个时代不应该被忘记的名字与旋律。

  电视剧的盛行使一大批有才华的人出名,其中我们最应该记住的,当然是卢国沾、顾嘉辉、黎小田这些名字枣他们写的《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曾经是冲击我们心灵的浪潮,使一代人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歌声,这样的情怀。

   来自于叶丽仪的《上海滩》。也是多年前的一部同名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龙蛇混杂的上海滩,正义与邪恶并存,明争暗斗之中,是英雄就总会出头。对于《上海 滩》来说,在当年可谓是风靡一时,在前2年上海电视台重播的时候,也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不过记不记得它的剧情已经不太重要了,它最大的价值是捧红了3位 巨星——周润发、赵雅芝以及吕良伟,其中尤其是以小马哥周润发最为出众。其次就是它奉献出这首好听的歌曲,令人至今传唱。黄沾与顾嘉辉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这一首当然也不例外。而叶丽仪显然也正精于此道,因此一开口也是气度不凡。其实数遍香港女歌手,唱得这么气势磅礴的还真的没有几个。坦率地讲,其实叶丽仪 的音色也并不理想,但是正是这种略显粗糙气质的女声最适合演唱这首歌曲。不信,你听:“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事间,混做滔滔一片潮 流!……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可惜,这样雄赳赳气昂昂、吞山河唱家国的女歌手现在在香港已经不时兴了。   

  和电视剧一样红火的、但是影响比它们还要深远的是光头麦嘉、冷面笑匠许冠文的喜剧电影,借着这种风潮,演唱粤语歌的歌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其实在在当时唱粤语歌而出名的却不是香港本土人,而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郑锦昌和丽莎。他们的听众对象是一些二三十岁的打工仔和工厂女工。而当时的青少年根本是对粤语流行曲采取鄙视态度,直到他们眼前出现一个神话般的人物——许冠杰。

   其实,严格意义上粤语流行歌曲的兴起,是以1974年的电视剧主题歌《啼笑因缘》和电影《鬼马双星》为标志的。这两首歌曲奠定了粤语歌的地位,并使粤语 歌曲处于与国语、英文歌曲三足鼎立的状态。而许冠杰就是当时演唱粤语歌曲的代表人物。他的粤语歌和白雪仙的粤剧、罗文的电视剧主题歌完全不一样,不再唱古 典、优雅的文言词汇,而是把普通老百姓的口语写进歌词。

  许冠杰独特的这种用方言演唱流行歌曲的潮流使人们发现,原来粤语并不是只能用来唱那 种老故事和老戏曲,还能唱出世界流行的感觉,唱出小市民的心声。同时,许冠杰小市民歌曲开辟了流行音乐的一个新题材:下里巴人的生活也是可以进入音乐世界 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冠杰应该是上世纪最有价值的香港歌手。

 





七十年代香港流行乐坛歌手谱





 

  前辈巨星们纷纷改换门庭给后辈新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出头机会。整个工业的运转机制已经确立,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娱乐业的发展,新浮出头的谭咏麟、梅艳芳、林子祥、钟镇涛、张国荣正在开创一片更加灿烂的局面。从此,香港流行音乐进入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

   许冠杰被誉为香港当代流行歌的鼻祖,他创造的以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的推行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许冠杰早年组过乐队, 唱过英文歌,并随其兄许冠文一起主持过电视节目。许氏兄弟的电影在七十年代中後期至八十年代初红极一时,票房屡创新高,《最佳拍档》至今仍保持香港电影观 看人数的纪录。

  许冠杰1974年推出的首张粤语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香港当代流行乐坛的序幕,1976年“买到要抢”的经典大碟《半斤八 两》标志香港粤语流行歌的市场正式形成。许冠杰是一位音乐奇才,他的作品能收能放,挥洒自如。他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可清楚地分为俚、雅两类,尤以前者意义重 大。这些以粤语白话创作的歌曲嘻笑怒骂,站在普通人民的立场褒贬时事,用语风趣幽默,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如《半斤八两》借打工仔之口道出社會低层人民的 艰苦,《十个女仔》则尖锐地对片面追求时髦、唯利是顾的女孩进行讽刺,《加价热潮》更是直接对物价飞涨宣泄不满,《学生哥》正面对学生进行劝喻,要求他们 用心向学,《揾野做》以一则寓言式故事从正反两方面劝说世人应自食其力、努力奋斗。而他以文艺腔创作的歌曲则承袭我国古典诗词风格,因而诗味十足,每个歌 词都是一阙小诗,令人爱不释手。《梨涡浅笑》、《夜半轻私语》深得宋代婉约词风韵,《铁塔凌云》(其兄许冠文作词)是一阙爱港名作,《浪子心声》和《天才 白痴往日情》的中老庄思想用典雅文字和温婉曲调演绎,真令人惊叹流行歌的发展的空间之大。據说东南亚某公司曾向许冠杰购买《天才白痴梦》几句歌词的版权作 广告之用,每一字付元一千。许冠杰是缔造当代香港流行歌的最大功臣,也是这个流行乐坛的第一位天皇巨星,许多後辈歌手都自称是在阿SAM的歌声中长大的, 视阿SAM为偶像。在许冠杰的影响下,大批歌手转而唱起粤语流行歌,同时另有一批新秀崛起,香港乐坛的春天正在到来……

  徐小凤是真正的“前 流行歌年代”的歌星。在粤语歌流行之前,她是唱国语歌的。七十年代的《卖汤圆》、《叉烧包》等歌曲的风格显然与当代所谓的流行歌不同,那个时候她已经是一 位非常走红的著名歌星了。七十年代末,徐小凤顺应潮流唱起了粤语歌,《随想曲》、《风的季节》、《星星问》、《风雨同路》等是其代表作。徐小凤以其雍贵大 方的形象在香港歌坛独树一格,是一颗长青的巨星。92年她举行的告别演唱會连开43场,创下香港乐坛的纪录。

  甄妮与罗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 们不是专唱电视歌曲的歌手,但他们所唱的电视歌曲在香港乐坛却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合唱的《射雕英雄传》非常经典。甄妮其它的电视歌曲代表作有《春雨 弯刀》、《东方之珠》等。甄妮她与同时代大多数歌星不同的是她能唱纯正的国语歌和英语歌,《海上花》、《鲁冰花》是其代表作。粤语歌方面的代表作有《再度 孤独》、《梦想号黄包车》、《明日话今天》等。把罗文归到这一类中也许是不对的,他并不是只唱电视歌曲,其它类型的歌他也有不少代表作。但他的电视歌曲在 香港乐坛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小李飞刀》现在瑩|茪斯M是香港乐坛最经典的歌曲之一,據说当时香港艺人到东南亚演出一定要唱这首歌。

  罗文 与甄妮合唱的《射雕英雄传》主题歌《铁血丹心》和《世间始终你好》也是著名的经典名曲。罗文的歌路非常阔,他的歌喉适应性也很强,象《激光中》这样轻佻的 极品和《几许风雨》这样励志的杰作,他一样演绎得丝丝入扣。罗文是香港乐坛二十几年来一位重量级的巨星,较早期的代表作如《好歌献给你》在当时是一种较为 前卫的风格。九十年代中期罗文一度重出歌坛,凭《坏情人》和《孔子曰》得到世人的认可。

  在香港流行乐坛早年的人物当中,有一位和许冠杰并称为 “歌坛双杰”,他就是关正杰。从1979年香港第2届十大中文金曲奖到1984年的第7届十大中文金曲奖,关正杰每年都有歌曲入选,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当 年他在香港歌坛上的地位以及受欢迎程度。关正杰人称“正气杰”,这是他从形象到演唱风格给人的印象枣这就是稳健、大气、正义凛然。他演唱的很多狭义题材的 电影、电视剧的插曲以及主题歌,更使他的“正义杰”形象深入人心。

  关正杰的身份没前两位那麼显赫,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并不演戏。但他是 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歌手之一,是乐坛颁奖礼上的常客。他的代表作是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两首主题歌《万水千山纵横》、《两忘烟水里》和《天籁…星河传 说》(记不清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了)及《大地恩情》等。在谭咏麟走红之後,关正杰开始淡出歌坛。

  《上海滩》的神奇走红帮助叶丽仪在香港乐坛成为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在当时也是一位阿姐级人物。但她的其它代表作并不多,《黑女侠木兰花》和《笑傲江湖》比较有名。

   汪明荃也是一名当红影星,她在电视界的代表作是《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这两部电视剧的同名主题曲同时也是汪明荃歌曲的代表作。汪明荃在香港 演艺界被尊称为“阿姐”,是与她的资历分不开的。和郑少秋一样,她也是以演老粤语片出身,历经了香港艺坛的风云变换。汪明荃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她也经常 以节目主持人(香港称“司仪”)的身份出现在艺坛内外各大活动中。

  郑少秋以其正气、英俊的形象在电视剧中一直扮演各种英雄和侠客。他在歌曲的 代表作是电视剧《楚留香》、《倚天屠龙记》、《轮流转》等的同名主题曲,他不仅是那段时期最红的影星之一,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歌星之一。直到九十年代,他仍 以《笑看风云》、《岁月无情》等优秀电视歌曲继续他在歌坛的长青树地位。粤语中有一个词叫“劲秋”(意即非常厉害,有人写作“劲抽”),據说便是典出郑少 秋:因他以“劲秋”来命名自己的演唱會而广为流传。





谭咏麟在1984年十大劲歌金曲四个季度40首季选歌曲中一人便不可思议地占 有10首,并在年终席卷了几乎所有的大奖,不可动摇地确立了他乐坛第一人的地位。这也同时宣布香港乐坛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谭咏麟早年是温拿乐队 (Wynners)的主音歌手之一,温拿散伙後阿伦在1978年推出自己首张个人专辑《反斗星》,反映良好。随後的几年里他推出了数张颇受欢迎的大碟, 《想将来》、《迟来的春天》、《雨丝情愁》、《天边一只雁》等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受到普遍好评。  

  84年谭咏麟的两张大碟《雾之恋》和 《爱的根源》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功,尤其後者可能是香港乐坛二十多年来最出色的专辑,《爱的根源》、《爱在深秋》、《夏日寒风》等多首名曲风行天下。之後的 近十年中,他推出中每一张专辑都是令人爱不释手的珍品,销量屡创新高。当中的名曲更是多不胜数,象《爱情陷阱》、《雨夜的浪漫》、《朋友》、《无言感激》、《Don't Say Goodbye》等等都是香港乐坛的经典名曲。即使在退出颁奖典礼之後仍推出大量如《半梦半醒》、《水中花》、《一生中最爱》这样的名曲。

   1994年之後,受歌坛大势影响,阿伦唱片的质量有所下降。谭咏麟推出的可列为经典的歌曲应该是所有香港歌手中数量最多、质量也最好的,是後辈歌手难以 逾越的高山。阿伦在事业的颠峰状态宣布不再领奖,在香港乐坛开了一个先例,从此之後他可以在小得多的压力之下继续自己心爱的事业,不失为一个妙计。去年处 于极佳状态的黎明便效法阿伦,宣布不再领奖。谭咏麟以开朗、乐观的形象感染著演艺界的後起之秀,他声称自己“年年25岁”,永远以年轻人的心态工作。张学 友、刘德华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得到过谭咏麟大力的帮助。

  张国荣早于1979年便推出自己首张个人专辑,但之後的几年发展不太如意,歌曲 只有《一片痴》、《风继续吹》有点知名度。1984年,张国荣凭《MONICA》一炮走红,以其英俊潇洒、青春活力而又有些前卫的形象,成为众多少男少女 醉心的偶像,據称他微笑的双眼會“电”人。《MONICA》可能是香港第一首登上大雅之堂的舞曲。

  在此之後,张国荣充分展示了他的偶像魅力,深情款款如《共同渡过》、《无需要太多》,狂野奔放如《无心睡眠》、 《黑色午夜》,傲慢不羁如《不羁的风》、《贴身》、《拒绝再玩》等收放自如,而一些非情歌名作象《有谁共鸣》、《当年情》、《沉默是金》更是哙炙人口,令 人回味不已。如果说谭咏麟是代表“正统”的话,那张国荣就显得有些另类,他的专辑中“不正经”歌占了很大比例,热辣辣的劲舞是他有别在同时代其他歌手的标 志,而他的一些相当轻佻、颇具挑逗性的歌曲是其他人不太敢唱的,如《H2O》、《HOT SUMMER》等。可能和这方面的原因有一定的关系,张国荣在与谭咏麟竞争中总在落在下风,似乎行内人更认同阿伦。

  在1987年,张国荣露出 赶上谭咏麟的迹象,他的大碟《Summer Romance》击败谭咏麟两张著名专辑《墙上的肖像》和《再见吧?!浪漫》成为当年最佳大碟,主打歌《无心睡眠》挤掉阿伦的《Don't Say GoodBye》当选十大劲歌金曲的金曲金奖,不过阿伦分别有两首和三首歌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而张国荣都是只有一首《无心睡眠》。谭咏麟不 再领奖使两人激烈的竞争就此被腰斩,张国荣因而在88年火了一把後进取心渐消,于1989年举行了全球巡回演唱會後宣布退隐。但不久之後他便复出影坛,拍了一系列经典的影片,1993年更是复出歌坛。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od 发表于 2018-11-3 22: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 子祥见证了整个香港乐坛的发展,他早年是唱英文歌的,改唱粤语歌後走的是民族风格的路子,《千枝针剌在心》、《在水中央》带有明显的古典小调味道,而他创 作的另一类歌如《爱到发烧》、《阿LAM日记》则走了另一个极端,是完全的西洋风格。後一风格曾被认为是林子祥的代表,是喝过洋墨水者的形象。阿LAM的 另一些著名作品如《真的汉子》、《敢爱敢做》、《男儿当自强》则充分展示了他的超人的歌喉。在谭、张争霸的时代,林子祥仍然牢牢把住他在歌坛巨星的地位, 显示出不俗的实力。

  在谭张在为最受欢迎男歌手进行贴身角逐的时候,梅艳芳牢牢占據著女歌手的第一把交椅。1983年,梅艳芳凭借日本电视剧 《赤的疑惑》(即《血疑》)的主题曲《赤的疑惑》一鸣惊人,进入最受欢迎的歌星行列,次年推出的名曲《似水流年》将她送到最受欢迎女歌手的位置。梅艳芳在 香港乐坛有“百变梅艳芳”之称,或纯真少女(《蔓珠莎华》)、或落寞怨妇(《似火探戈》、《梦幻的拥抱》)、或妖冶艳女(《妖女》、《爱将》)、或渴望爱 抚的女郎(《坏女孩》、《烈焰红唇》)、或心将枯死的弃妇(《似是故人来》、《伤心教堂》)、或假装矜持的少女(《将冰山劈开》、《淑女》)……她不断地 变换形象,每个形象都有独特舞台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她独特的声线和舞姿也别具魅力。可以说每当她推出新歌,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全新模样的梅艳芳。张国荣 宣布退隐之後,不到三十岁的梅艳芳也宣布退出。这曾引起当时正渐入佳境的叶倩文的抗议:阿梅比我年纪还小,她都退了我可怎麼办?不过和好友张国荣一样,不 久之後她又复出了。

  1973年,刚刚20出头的钟镇涛和谭咏麟一起,牵头成立了五人组合——温拿乐队。钟镇涛除了既是演奏萨克斯的高手,还是乐队的主唱之一。温拿五虎如日中天,风光无限。

   钟镇涛在温拿乐队的队友谭咏麟在乐坛吒风云的时候,钟镇涛也没闲著,他一边拍戏一边唱歌,是那个时期最忙的明星之一。作为一个创作歌手,钟镇涛多数主要 作品出自自己笔下,《要是有缘》、《不可以不想你》是他的得意之作,快歌三部曲《泪之旅》、《香肠蚊帐机关枪》、《非洲黑森林写真集一日游》更是使他成为 本地快歌创作的一位快枪手。改篇歌曲《让一切随风》、《闪闪星辰》也是他的代表作。

  

  青春组合温拿乐队红极一时。成员:陈友、钟镇 涛、谭咏麟、彭健新、叶智強。温拿乐队(Wynners)的前身Losers乐队在失败的尝试後解体,几名Losers的成员认为乐队名称不祥(失败 者),改名“胜利者”并邀阿B(钟镇涛)加盟,于1973年成立温拿乐队。温拿乐队一开始也是以演唱英语歌为主,代表作为《L-O-V-E love》、《Sha La La》。後来以英美流行曲的风格为基础填上粤语歌词,唱起粤语歌。《钟意就钟意》、《玩吓啦》等红遍香江。他们以青春、前卫(比如喇叭裤,齐肩发)的造型 赢得了年轻人的纷纷仿效,一时间“夹BAND”(组建乐队)成为流行的新鲜事物。温拿的崛起标志著香港乐坛有了属于自己的流行歌,属于自己的偶像,他们深 刻地影响著七十年代中後期的一代香港年轻人。1978年温拿乐队宣布解散,其成员各自发展,并相约每五年再聚一次发行一张大碟。他们实现了诺言,其中 1988年即解散十周年之时推出的专辑最有影响,《千载不变》打入当年的十大金曲。单飞後的温拿成员在香港演艺界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谭咏麟成为香港乐 坛第一人;而温拿的主音歌手钟镇涛也走红歌影两栖;彭建新虽成就不如上两位,但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格也在乐坛获得一定的地位;陈友则在电影界成名,从演员到 执导都颇有成就;只有叶智強较少继续在演艺界露面。

  在香港流行音乐进入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时,除了那些风头正猛的歌坛劲将、展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外,还有一股不能让人忽视的另类群体。他们或以清新见长、或以独特的田园气息独树一格,为香港流行乐坛打下了自己的烙印。不能不提的人物:张德兰、叶振棠、区瑞强。

   张德兰是童星出身,初名张圆圆。代表有《神雕侠侣》的插曲《情义两心坚》、《何日再相见》,如《相识也是缘份》、《愿君心记取》、《网中人》、《鸡公 仔》也是著名作品。她与汪明荃、沈殿霞、王爱明并称当时艺坛的四朵金花。她擅长抒情小调,她是八十年代初最受欢迎的女歌手之一。

  叶振棠最为国内人熟悉的是他是《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主唱者。相对于关正杰,他的歌手生涯要长得多,近年他演唱了亚视几部重头戏的主题曲,重新活跃起来。他的代表作还有《苏乞儿》的主题歌《忘尽心中情》及《戏剧人生》的同名主题曲。

  区瑞强以其独特的田园气息在香港乐坛中独树一格,《陌上归人》、《渔火闪闪》是其代表作。区瑞强也许不曾大红大紫过,但他独特的风格还是在香港乐坛留下深刻的印记。

 



奠定香港粤语流行乐坛的创作人





 

   在奠定香港粤语流行乐坛的过程中, 创作人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正是有了顾嘉辉、黄沾、黎小田、卢国沾这样一些前辈创作人的默默耕耘,才有了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群星争辉的大好局面。黎小田在 1980年、顾嘉辉在1981年分别开了各自的作品演唱会,一时之间传为佳话。1981年,香港作曲及作词家协会成立;从1982年开始,10大中文金曲 奖增设了最佳中文歌曲以及歌词奖,创作人的功绩也开始受到重视。

  在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最初10年里,还有这样一些大事值得我们关 注:1979年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又巨大的市场;1981年,香港的城市民谣运动给过于商业化的香港流行音乐助入一 股清新的空气;1983年,歌手们纷纷跳槽引发了香港歌坛的一连串地震。徐小凤率先从CBS跳槽到新成立的“康艺成音”;许冠杰、关正杰先后离开“宝丽 金”加盟“康艺成音”;林子祥从“百代”跳槽到“华纳唱片”;罗文则由“百代”转到“华星”旗下,汪明荃也从“娱乐”过档到“华星”。前辈巨星们纷纷改换 门庭给后辈新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出头机会,如果宝丽金的两大台柱许冠杰以及关正杰不是在1983年双双出走的话,那么谭咏麟在1984年就未必能够迅速走 红。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4-25 19:07 , Processed in 0.0428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