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25|回复: 0

[原创首发] 中国歌曲的分类

[复制链接]
511022938 发表于 2018-9-10 03: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歌曲的分类

由于歌曲分类的依据不同,各类歌曲的称谓大很繁杂。中国歌曲常见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 按演唱形式分类:齐唱、独唱、重唱、对唱、合唱;
2. 按音色特点分类:男声、女声、童声、混声、高音、中音、低音;
3. 按演唱方法分类: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族歌曲;
4. 按形成年代分类:古代歌曲、近代歌曲、现代歌曲;
5. 按歌词内容分类:叙事歌曲、讽刺歌曲、诙谐歌曲、爱情歌曲、风光歌曲、赞颂歌曲等;
6. 按结构特点分类:联唱、套曲、组歌、小唱等;
7. 按节奏特点分类:进行曲、圆舞曲、摇滚歌曲、迪斯科歌曲等;
8. 按演唱群体分类:工人歌曲、部队歌曲、农村歌曲、青年歌曲、儿童歌曲等;
9. 按功能特点分类:队列歌曲、劳动歌曲、舞蹈歌曲、广告歌曲、教育歌曲等;
10. 按歌曲出处分类:电影歌曲、电视歌曲、歌剧选曲等;
11. 按情绪特点分类:抒情歌曲、轻歌曲、劲歌、柔情歌曲等。
12. 按演唱者的数量分类:两重唱、四重唱、小组唱、大合唱等;
13. 按称谓不同分类:革命歌曲、历史歌曲、群众歌曲、流行歌曲、校园歌曲、乡村歌曲、草原歌曲、原生态歌曲、弹唱歌曲、改编歌曲、填词歌曲、金曲、新潮歌曲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丰富的音乐语言,和风土人情,那么,对于这些民歌的分类,成了音乐理论家的难事,到目前为止,到底如何分类,尚有争议,本人认为,大体可分为四个种类!
一、小调
小调主要流行于城市乡镇之间,歌曲的曲调大多比较舒缓,结构也比较方整,常采用民间的一些传说;故事,风俗作为体裁,如江苏民歌《孟姜女》,《茉莉花》,《无锡景》,《拔根芦菜花》,云南民歌《锈荷包》,四川民歌《敬茶歌》等。
关于江苏民歌《孟姜女》,《茉莉花》;有很多版本,这有牵扯到中国同宗民歌的问题,这里我不在累赘,有机会我们再论。有些小调,在很大程度上还有揭示现实的意义,如江苏民歌《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故事说了在秦时有一姑娘孟姜女千里为丈夫范其良送寒衣的这么一个传说,当孟姜女走到浒墅关(今在苏州)时。看门的吏卒不让她过去,孟便将自己悲惨的遭遇,按节令的花名作引,编成十二段歌曲,(现在从民间艺人的传唱听来,这应该是属于变奏体),泪眼婆娑的演唱给吏卒听,看门的吏卒终于被她的歌声感化,于是,放她过关。千百年来,歌曲反映了人民大众对孟姜女这个角色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对秦时的暴政严重不满。
二、山歌
山歌产生于田野山涧,歌曲节奏往往比较自由,有类似于戏曲演唱风格的拖腔,各地有很多著名的山歌,如山东民歌《秀美的沂蒙山》,山歌之乡福建民歌《采茶歌》,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回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等,歌曲大多以爱情故事为题材,曲式也很有特点,往往歌曲会有一个让演唱者自由发挥的段落,如《上去高山望平川》;《洞庭湖好风光》等!
对于山歌要理解透彻了,并不是一定在山里唱才叫山歌,有的歌曲如《洞庭湖》在湖上演,也叫山歌,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科学的分法,这里面也有特殊情况,为了让大家更能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先不要欢笑其他!
三、号子
号子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中,而且还是属于那种很剧烈的劳动,你可以想象一下,众人在抬一个非常重的物体的时候,不可能唱出很抒情,很悠闲的如《摇篮曲》式的歌曲,他们为了使大家的力量用到恰到好处,会现由一个人像唱似的,按节奏的呐喊出来,其他人然后附和着,按照先开始的那个人提示的节奏快慢,接上去一块呐喊。这就是号子的前身,后来,演变成一种歌曲体裁。
号子的演唱形式很单一,常见的如合唱,一领众和。这样的题材演唱效果很有气氛。能够很快和群众产生共鸣!如靖江民歌《打麦号子》,还有《船夫号子》等
四、长歌
长歌,顾名思义,也就是篇幅比较宏大,多以叙述诗为题材,如彝族民歌《阿诗玛》,蒙古族民歌《噶达梅林》等!
歌曲曲调叙述概念比较强,情绪多变,唱采用分节歌的曲式,也就是一段旋律多段歌词,这个种类很少被人提起,在现在的教科书上也难见到,而它却很有生命力的存在着,正说明了它的魅力所在!长歌对现在舞台艺术中的诗朗诵,也有着很直接的启发意义!



歌词从内容上分不外乎叙事、抒情、写景、说理、对唱五种

为影视歌词,民歌歌词,怀旧歌词,军营歌词,儿歌歌词(儿歌又可以分儿童歌词校园民谣少儿歌曲儿歌比赛校园儿歌儿歌创作老人童趣歌流行儿歌) 等等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4-26 13:51 , Processed in 0.0367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