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48|回复: 0

[音频应用] 音质评价中的误区

[复制链接]
audioapp 发表于 2015-10-27 23: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音响爱好者和爱乐者,绝大数人都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才使他们能借助音响器材安坐家中欣赏大师演绎世界名曲,其乐融融。但他们也常在媒介的引导下,一掷千金。

在音响这个领域,事实上存在着种种误会和困惑,究其原因还是发烧友对电声技术基础理论的欠缺。在音质评价中也有着不少误会,如声音中缺少了关键的中频,反有人说是鲜明或高低音表现好;声音中缺少了低频,也就是低频不足或相位滞后,有人说是速度快;把缺少分析力或高音说成有音乐味;把没有泛音或泛音过少说成干净;把有毛刺而不干净的声音误以为分析力高;;声音淡而无味不等于监听无音染;音染重或者多不等于音乐味浓;过肥的声音不是润厚等等。殊不知一旦有某个频率响应和相位不正确的声音恰恰就是没有了音乐性,如此这般反以为美,岂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速度快与速度慢的器材在重放一个乐段的时间实际并无区别,但在听感上会有不同的快慢感觉,这其实是强弱对比与瞬态反应的表现力区别。

过度强调分析力,会使人不能专注与音乐内容,而去留意那些异常的细节表现,则本末倒置!

过分追求声染色会造成频率响应及平衡异常,频率均衡度不良会造成音色不自然,清晰度及透明度不良会造成细节减少。

如果一种声音让人觉得音乐很鲜活而富冲击力,毫不拖泥带水,就是反应快而控制力好的声音。

如果一种声音让人觉得厚实、声像清晰、低频扎实稳健而不追求过分的量感,就是高密度的声音。

透明度是人耳听到声音让听者感受纯净自然的表现,与亲切感、层次感及混响延迟度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透明度好的声音,在听感上总体呈现自然、亲切、润泽:低音饱满而不浑浊,中高音有穿透力并圆润,各声部清晰融合,纵深感强。

一个极为典型的误会是认为高音分析力和柔和度不能共存,而产生误会的实质是误以为高频是分析力高的表现。须知分析力是对整个声频范围而言,不论高、中、低频均在其内,可见分析力越好,音乐的信息量越大,细节越多,失真越小的同时只会使柔和度提高。那种由于高频的强化而使音乐在高音上显现比较抢眼则是虚假分析力,这种声音比较粗糙刺耳,容易使聆听者疲劳,当然不会有好的柔和度了。

当然以主观听音感受凭空乱造形容词,置音质评价规范用语于不顾,更增加了此道中的混乱,使人费解如坠入五里雾中。可见,音响发烧"不能忽视相关知识的汲取,以免听到风就是雨,既贻笑大方,又误人子弟。

人对音质的判断能力是非常不明确的,还会受心理因素影响,但却有判别音乐中很细微部分的能力。为了作出正确的音质评价结果,必须排除个人对器材品牌、声誉和价格的偏见,要以客观的立场聆听。要把好不好和喜欢不喜欢区别开来。比较评价器材时一定要在相同音量下进行,误差不能超出0.2dB,音量的差异将导致错误的结论,因为较大的音量会使人感到有较多的低音和高音,比较明亮,更富有细节,动态较大。A/B比较中,哪件器材先抓住听者的注意力,哪件器材就会获得好评,成为有吸引力的器材。A/B比较一定要掌握先听A,再听B,重复听A的顺序,这样可以纠正在比较时产生的第一印象误差。

在对音响器材作评价时。器材应不受注意而代替,吸引人的聆听思考,造成聆听器材而不是聆听音乐的危险,从而破坏判别能力。而且有经验的人易生成见,无经验的聆听者反而容易洞察区别和建立评价。


6 H( f  w' |3 v$ @/ K! e
01.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4-20 02:33 , Processed in 0.0621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