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古风歌词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诠释三

10-06 6236420 歌词网基地

【中国原创歌词网】 101、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g )菜羹:菰菜、莼(ch 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
101、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g )菜羹:菰菜、莼(ch 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102、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103、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104、采薇 借指陷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05、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106、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107、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跑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108、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109、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 ,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110、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111、柳营 指军营。唐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人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112、南冠 指办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通‘脱’)之。…… 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亲。”李白《流夜郎闻不预》:“北阙圣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八、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一)诗歌中的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又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不仅写出了庐山变幻多姿的绮丽风光,还告诉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叙议结合(先记叙后议论)
3.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常见的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白描、渲染、细节描写等。直接描写无需赘言,我们主要说说后面几种:
(1)间接描写  即侧面描写或烘托或衬托,用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侧面描写就是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
如《陌上桑》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罗敷如何美丽,而是通过观者的惊艳反应,间接表现她的美艳绝伦。写景中的间接描写亦有很多,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船帆、飞鸟、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濛濛细雨,船行变得迟重缓慢,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江边的树显得十分润泽。读着这些句子,我们就会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边,在大树上,全都是濛濛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2)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即细致地描写,用重笔对环境、景物或人的行为、心理作用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现形象的某种本质和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法。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用“念去去”点明朋友分别,接着用千里烟波、沉沉暮霭、楚天空阔渲染他们之间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的情意,后面又用“杨柳岸、晓风残月”构成一种凄清的意境,使人倍觉伤感。这种渲染,比原来的色彩加重一层,更感意致绵密。再如前面那首韦应物的诗,经过前三联的铺写渲染,形成了诗人远别友人时的一种浓重、压抑的氛围,诗人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3)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只用墨线勾勒人或物的形象,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重神似。用于艺术创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白描手法的特征是:不用或少用色彩浓烈的修饰性形容词,不加渲染烘托,也不用修辞手法,只是用简洁的文字,抓住人物或景物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勾画出人物或景物的形象,换句话说就是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的最大特征是纯客观地描写,不着一句议论抒情而尽得风流。陶渊明的田园诗几乎都是运用白描手法绘景状物,宋代诗词中运用白描手法的作品也很常见。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zhu砍)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作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迫农民的深刻主题。又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颔联与颈联互相结合,素描淡抹,将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
(4)细节描写  即对细小情节的描写。它的作用在于具体、生动、鲜明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突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因客不至烦躁不安的心情。
(5)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6)点面结合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7)虚实结合
虚与实: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B.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C.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8)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9)远近高低相结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在描写紧十八盘时,运用的便是这种手法:远眺“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仰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近看“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俯视“低头望着新整然而长极了的盘道------”
总之,景物描写,只有不拘一格,不一而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详尽描摹,才能塑造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描写角度术语]描写景物的角度:仰视、俯视、平视、远看、近观等。描写范围的角度:形状、声音、色彩等。用笔的角度:正面与侧面,繁笔与简笔等。另外,还有动与静、点和面等。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这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眼观茫茫宇宙,沉思悠悠人生,不禁悲从中来,放声长叹,一吐心中寂寞苦闷之情,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李白的《静夜思》亦是采用直抒心绪的写法,不加雕琢,随手写来,却很有感染力。
(2)间接抒情  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借景抒情(即景抒情或借景抒情而情景交融) 情因景生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中,通过描写此景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也就是先写景,后言情,即景抒情。或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又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更增加诗人的愁思。景物的形象,体现着诗人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又贯注在景物形象的描绘之中。
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其他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电影、绘画,也有这个问题。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拿电影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他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下面的词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②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而情景交融) 景随情移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就是只有景,没有明显的抒情性字句,作者的感情寓于所写之景中。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如陶渊明的《饮酒》诗,寓情于景是其艺术上的闪光点。本诗描画了一幅夕阳下飞鸟结伴归巢的闲适、悠然、优美的山园景色,塑造了一幅恬静的田园画面,作者虽不着一情字,但从画面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作者对宁静、闲适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景之恬静与人之悠然,浑然交融,构成了深远的意境,读者自然被诗中的美深深地吸引。※情景交融(也有说是一种境界,不必单独列出)
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乍一看好象是单纯的地写景,实际上蕴涵着诗人喜怒哀乐的感情,也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情景交融是本诗的一大特色。全诗以明快俊俏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乍一看好象是单纯的地写景,实际上蕴涵着诗人喜怒哀乐的感情,尤其是后两句,委婉含蓄地寄寓了诗人对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修建佛寺的嘲讽。
※景的哀乐与情的哀乐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看一首写乐景的词:
《风人松(题酒肆)》 (宋)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我们再看看华兹华斯在《两个四月的早上》这首诗里讲他和他的朋友马修在四月的一个早上一同到那里去玩。那天是大好春光,艳阳普照,芳草和流水使人欢喜,但是马修停下来叹息。华兹华斯觉得在春光明媚的时刻到野外散步很愉快,问马修为什么叹息。马修盯着东边的山顶看,然后说,这么好的天气,这么美的云彩,使他回忆起整整三十年前的一天来。三十年前,天气和现在一样好,云彩和现在一样美,他拿了钓竿,阳教堂墓地,到他女儿的坟头去看看。他女儿爱玛还不到十九岁,她长得很可爱,全村的人都喜欢她,而且她唱歌唱得像夜莺一样好听。但是她已躺在墓地里。那天马修看了他女儿的坟墓出来,在墓地一棵紫杉的旁边,看见一个面颊红润的女孩,她眉目秀美,头发上还有露水,正挽着一只篮子,轻快地走路。马修说:“我苦痛地叹息,情不自禁。我对她看了又看,但不想把她当我的亲人。”自己的女儿去世,别人的女儿再好也不能代替。诗中哀伤女儿去世,而写艳阳天,芳草流水和美丽的云彩,这是情景反衬。在大好的春光下回想哀伤的事,增加了他的悲哀。面对着欢乐的景物,诗人觉得愈加悲哀。这是以乐景反衬哀情。
也有哀景写哀情的,如
题金陵图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③借物抒情(即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作者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即吟咏具体而单一的某一物象来抒发情感。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如曹操的《观沧海》,作者借托大海的壮阔之景来言己之志,诗中着重描绘了水波荡漾、山岛高耸、草木繁茂的景象,虽在萧瑟秋风中,但作者描述中并无凄清伤感之状,反而塑造了一种壮阔意境,这是一种新的境界,也自然而然反映出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激情和统一国家的博大雄心。所写之景与人之思想境界融而为一,天衣无缝。又如骆宾王的《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本诗是托物言志的名篇。作者借托两鬓乌玄高唱的秋蝉来言自己的品性高洁,说蝉因“露重”、“风多”而“飞难进”、“响易沉”,实际上是指自己环境的压力和政治上的不得意,并借此为自己辩解,蒙受了不白之冤。作者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蝉与诗人已浑然一体,写蝉就是写自己。又如:《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一首有名的托物寓义的小诗,诗人表面上只是写蝉,实际上是借写蝉来委婉含蓄地言自己的品格。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④借古抒情(怀古伤今、借古喻今)
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提到的《后庭花》是陈后主作的靡靡之音,杜牧以史喻今,让人从陈代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对当时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表达方式术语小结]表达方式术语主要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鉴赏,经常运用的是描写和抒情。诗歌的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些描写,从不同角度,又可总体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实写和虚写,白描和工笔。诗歌的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和借事抒情等;这些抒情,又可总体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二)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拟、比喻、对比、借代、夸张、对偶、互文、用典、双关、反复、排比等。
1、比拟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常见有拟人与拟物两种类型。
拟人,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人来写,或者说用写人的人称或词语来写物,给物注以情感。是指把无思想感情的某些事物,给予物以人格化的表现,因而具有了人的某种特点。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比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表现“好雨”便运用了拟人手法,“好雨”如一位品格优秀的人,做好事也是悄无声息的。再如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的“笑”,表现了桃花的艳丽与神采,情味悠悠。又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又如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拟物,是通过想象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很多时候是指把有意识有感情的人,虚拟为无意识无感情的某些事物。比如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把唐玄宗与杨贵妃比作“比翼鸟”,比作“连理枝”,以表现两人的真挚爱情。
比拟修辞手法的运用,一般地说,在表现人物或事物时,都具有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的表达效果。在阅读古诗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诗人在描绘景物时,比拟手法是诗人融情入景的重要途径。
2、比喻 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它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可以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给人以鲜明生动的艺术感受。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比喻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我们已非常熟悉。这里想着重说明两点。
其一,依据本体的特点,可以把比喻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以实喻实,即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体的实物。如刘禹锡《望洞庭》一诗中的比喻,都属于此类。二是以实喻虚,即本体是抽象的事物。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具体的实物——桃花潭水,比喻抽象的朋友之情。再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具体的实物——一江春水,比喻抽象的愁绪。
其二,比喻的基本修辞作用是能够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但是,在阅读、鉴赏古诗作品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古诗中在运用比喻描绘景物时,能够赋予景物以美感,能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二是古诗中运用比喻描绘景物,是诗人融情入景,最终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比喻是诗人联想与想象的产物,因此,当诗人运用比喻描绘客观景物时,实际上已悄悄融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与主观感情了。
※ 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
3、对比 对比是将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对照。与衬托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是并列的,不存在主宾关系。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能够突出诗人的思想,强化诗人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诗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一般表现为诗人刻意描绘两种景象,从而形成两种景象的对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或隐或显体现于两种景象的对比之中,这是我们在阅读运用对比手法的诗词作品时,需要用心揣摩的地方。
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4、借代 就是抓住事物的相关点,舍去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与它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替代。借代能够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变得具体形象起来,能够收到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
诗词中常见的借代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以特征代本体,例如朱敦儒《相见欢》中“中原乱,簪缨散”,“簪缨”,用衣饰特征代指统治者。再如陈羽《从军行》中“红旗直上天山雪”,以军中特有的“红旗”代指军队。二是以状态、属性代本体,例如晏殊《破阵子》中“巧笑东邻女伴,采香径里逢迎”,以花“香”的属性代指花。三是以部分代整体,例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征帆去桌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帆”与“桌(船桨)”,本是船的组成部分,用以指代船。四是以专指代泛称,例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本是传说中发明造酒的人,后来就用他的名来代指酒。五是以具体代抽象。例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中的“肉”与“竹”,用以指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念(详见后)。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是音乐器材,用来指代音乐。
我们看看两次借代过程的复杂情况(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樯橹灰飞烟灭”,“樯”“橹”原来分别指船上挂帆的桅杆及摇船拨水的工具,词中代指战船,又用以借代战船上的曹操水军)。
5、夸张 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把被描述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手法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客观事物不再是它原来的实际情形,而是或被远远地超出,或被大大地缩小。由此,通常又把夸张分为放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两种类型。夸张能够突出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起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让读者更加鲜明地感受作者的感情态度,更加鲜明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而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增强作品感人的力量。
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尖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6、对偶 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7、互文 就是本应连起来说的两件事物或两个词语,前后各出现一个又各省去一个。也称“互文见义”。这种修辞格,在古诗中屡见不鲜。互文是一种节省笔墨的表达方法,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古诗要遵守格律,又受字数限制,作者常用互文。懂得互文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当我们对某一诗句或某相对的两句诗作出解释,出现不合情理、不合事理的情形时,就应考虑诗句是否运用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
按语言形式来划分,互文可分为短语(含成语)互文、单句互文、偶句互文及多句互文四种形式,其中短语互文、偶句互文比较常见。
A.短语互文就是一个短语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构成互文,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部分词语拼合起来。例如:“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浓缩形式,可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朝歌夜弦”是“朝歌弦,夜弦歌”的浓缩形式,可译为“日日夜夜唱歌弹琴”;“人仰马翻”是“人仰翻,马仰翻”的浓缩形式,形容混乱或忙乱得不可收拾的样子;“泉香而酒冽”是“泉香冽,酒冽香”的浓缩形式,可译为“泉水和酒都很清香”。
B.单句互文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前者省“汉”和“关”,后者省“秦”和“明月”,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水村山郭酒旗风”不能理解为“水边的村庄,山边的城郭”,应理解为“水边山脚的村庄和城郭”;“主人下马客在船”应理解为“主客二人下马上船”,而不是“主人下马了,客人已经在船上”,不合常理。
C.偶句互文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例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的浓缩形式;“前者呼,后者应。”应理解为“前后的人彼此呼应”;“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专家介绍,雄兔雌兔的眼神和脚步并无什么两样,亦即“脚扑朔”和“眼迷离”是它们共有的动作和神态,应理解为“雄兔雌兔脚扑朔眼迷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物”与“己”、“喜”与“悲”分别构成互文,即“不以物己而喜悲,不以己物而悲喜”,可理解为“不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个人处境的好坏而欢喜悲哀”。
D.多句互文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对举互文,可理解为“(到)东西南北的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和长鞭”,表现出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理解为“(兰芝)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掌握了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技能”,并非一年学会一种,表现了兰芝的多才多艺和知书达礼;“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可理解为“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统治者苦心经营,挖空心思聚敛起来的金玉珍宝”,反映出六国君王的昏庸无道。
8、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广义的用典,是指诗词等作品中引用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引用古代故事的,叫事典;引用有来历出处的语句,叫语典。例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中“此君”是语典;“扬州鹤”是事典。古代文人写诗填词,都喜欢引用典故来阐明观点,抒发感情。一般而言,引用典故,能够收到言少意多、含蓄委婉的艺术效果。理解典故,既要注意典故的起初含义,又要联系诗词的内容,懂得典故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狭义的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以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以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就是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如和氏壁的典故,在使用时往往表现对和氏壁不幸遭遇的同情,李白《鞠歌行》:“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这就是正用。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中却说:“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诗人反而羡慕卞和,免得作小吏受到阶前逢迎奔走的耻辱,表达的是愤激之情。
古诗中还有用古曲调做典故的,下面对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曲调进行简要说明。
(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2)梅花络——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
(3)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4)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举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本词化用了季鹰、刘备、桓温三人的典故来抒发作者思念故国故乡之情,也借典故中三人之口抒发了作者自己对南宋朝廷的愤恨和壮志难酬的悲抑之情。三个典故连用,表面是评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当朝者的不满和愤懑,可谓一石三鸟。而且正是这三个典故连用把作者的感情在上阙的基础上层层推进到了最高点,产生出极为强烈的感染力量,此手法运用的圆熟精到使人钦吧不已。
又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个典用得很贴切,作者以廉颇自比,既表现了他老当益壮、临阵思战的凌云壮志,又点明了他屡遭谗毁、投闲置散的实际遭遇,同他的心情、身份都有一致之处。作者恰当地用典既使诗歌语言精练,既丰富了诗词的内容,又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收到了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9、双关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构成双重意义,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达效果,这就是双关。双关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谐音双关,一是语义双关。
谐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构成的双关,是一种曲折、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无晴”与“有晴”,表面上是说天气,而实际上却是指“郎”的歌声是“无情”还是“有情”。
语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一语两义,它可以增强语言的容量,造成语言的含蓄美。如李商隐《落花》诗中的“芳心”,便是语义双关(详见后)。
10.反复 或渲染气氛,或加强语气,从而起到强化作用。
了解修辞的特点和作用,对理解诗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这四句诗,用了三个比喻,其喻体分别为“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根据主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我们可以品味出它们分别是指琵琶声的繁密沉浊、轻柔幽细和清脆圆润。比喻与象征一样,所指的意义比较隐含,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吟唱涵泳,揣摩体味。

原创歌词网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相关文章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论坛

中国原创歌词网会员推送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音乐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