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67|回复: 1

[转帖] 钢琴初学者学习小窍门

[复制链接]
血滴在心 发表于 2016-10-10 15: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钢琴启蒙教育相当关键当然也相当困难。入门学习是否标准与专业对孩子今后将产深远的影响。“先入为主”除了家庭方面的重要作用外,最主要是针对孩子自身的培养。.


识谱的基本方法

识谱在钢琴的启蒙教育中不可忽视,识谱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以后的弹奏水平。
1、“盲弹”。不让学生看琴键来练习以上三种“固定位置”,并打乱顺。与曲子呼应的固定位置熟练后,再进入乐曲的弹奏,这是一种良好的视谱习惯,并大大提高了认谱速度,更不必为看一下谱,再低头慌乱地找一个音而浪费时间。
2、“跳着数”也能提高识谱效率。方法是:线与线之间,间与间之间都要跳着数。
例如:
(简谱)上行:13 5 7
2 4 6 1(循环下去)
下行:164 2
7 5 3 1 (循环下去)
要像背“乘法口诀”一样快,不要一个间一个线的数,容易“眼花”。刚开始中央C附近的音符,可以很快认出,但识谱超出一个八度或更大的范围时,就需要这样一个快速方便的办法。





加强基本功训练

说起基本功训练,每一个习琴者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最难的是每天坚持练习且寒暑不辍。钢琴家李斯特就是我们的典范,他每天至少抽出四个小时左右大量练习各种技巧,从不间断,再难的作品到他手中都被软化磨圆变简单了。直至现在李斯特的作品仍是大型音乐会的重要代表。


1、关于基本功练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音阶练熟后加入不同变化节奏去练习;
每弹好一条音阶就必须背熟(包括调号,调名及临时记号);
弹过的钢琴作品要学生用学习过的音阶来分析其调性。

2、基本功练习的窍门。

以下是以《哈农》第一条为例:

加入强弱的练习。以每小节任一拍或任何两个音为重音做练习;
双手交叉练习。双手互换位置,并可以加入有强弱的练习;
一只手强,一只手弱的练习;
一只手断,一只手连的练习。
以上练习都要以慢速开始练,用节拍器以五个字为单位由慢速到快速反复练习。采用这样的办法,会使原本枯燥的曲子变得津津有味起来。笔者现在基本每天都要花两小时左右去按这种方法练习,的确比以前取得了较明显的进步。正如世界著名钢琴家史兰倩丝卡﹙RuthSlenczynska﹚所讲:“在技巧的练习上建立各种秩序,是非常好的练习方式。”


       
音乐听觉的培养


“听”不是简单的打开音乐听一下就完成任务。“听”该注意些什么呢?
1、要聆听不限定乐器或人声的音乐作品。
不仅要欣赏弦乐、木管或铜管乐器等独奏合奏作品,更要欣赏我们民族特色的各种乐器的作品。例如:吹奏类:唢呐,笙等作品。有家长问,学习钢琴,直接听钢琴曲就好,为什么还要听“无关”的作品?笔者在这里举个例子来回答。例如管弦乐作品《梁祝》,当小提琴音乐轻轻奏响时,学生立刻感觉到女主人公祝英台的娓娓倾诉(当然首先要给孩子讲述“梁祝”的故事背景);中提琴随后拉响,亦能敏感地听出主人公换了,声音较为低沉厚实的中提琴代表了男主人公梁山伯。用心听了这首管弦乐作品的学生,弹奏代表“女性”的角色,会有意弹得柔美、轻盈,力度轻,多用指尖触键;代表“男性”的角色,着重于厚实,沉着的触键,这时则用前臂的力量去弹奏。
2、“泛听” vs “专听”。
专门欣赏钢琴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的钢琴作品,并猜出作曲家及作品的名称以及演奏这首作品的钢琴家等。例如,钢琴家刘诗昆还在不会开口讲话时,在声乐家父亲每天播放音乐的熏陶下,听到某位作曲家作品就立刻可以指出这位作曲家的肖像。从中可以看出,除了遗传等先天因素外,后天的培养越早越专业越好。
当然,尽可能买较为专业的钢琴及音响,长期听这种“漂亮”音色会耳濡目染,对以后专业或非专业的培养至关重要。
3、听与作业相关的作品。
启蒙阶段或更高程度,教师要抽出一点课上时间播放一首或几首与学生作业相关的作品,效果甚佳。例如:课上弹格里格《山妖之舞》后,播放并讲解,然后再给学生欣赏这首组曲《培尔·金特》的另外几首,例如《早晨》。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加了趣味性。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esterPn 发表于 2016-10-25 20: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的教学方法我收藏了,谢谢老师了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4-19 02:25 , Processed in 0.0584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