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59|回复: 1

[歌词词评] 乐评何来“阵地”?

[复制链接]
good 发表于 2016-8-14 10: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周报》在前年进行了一次 “关于乐评和乐评人”的大讨论,历时半年多。圈内外人士充分地进行了交流。参加讨论的文章,在数量、观点、论据各方面都相当可观。记得当时有位圈外的资深乐评人提到 “乐迷能否写乐评”的问题,似乎总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人要再提。果然,时隔一年半,6月28日《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登了一篇《关于“音乐评论”的评论》,作者姓李。我不免心中好奇,思忖此类文章,且不说论者须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并泛阅大量的乐评。就是副刊的版面,也容不下这滔滔长篇呀。于是找到该文来读,不禁惊讶该文甚短,并没有任何对具体乐评的分析。倒是剑走偏锋,不容分说地向“非专业性质(笔者注:原文如此)的乐迷”中写乐评的人——那些“活跃在一些报纸杂志、连篇累牍的‘乐评’撰文者”的群体——挥去。给予“(乐迷的)这种乐评,无论从学术价值还是史料参考角度而言,都乏善可陈,没多大意义”的彻底否定。作者没兴趣、不屑具体面对“这种乐评”,甚至认为应当把它们一概从“本该属于专业音乐人士的音乐评论阵地”上清除出去。李的主张,虽令人匪夷所思,但很值得关注。此观点新鲜,在于李赤裸裸地道出了关于“乐迷能否写乐评”的争议的实质。

  李之“阵地”说,是以“人”来划线,而不认“文”的。乐迷的乐评再出色,也要被他拒之于“阵”外。这种“以人来论文”的思维方式,岂是诚恳、言之确凿的辩明能使其改变的。为此,不得不对李某的评论稍作剖析,以见其之不寻常。李文一开始便推出对杨燕迪两篇文章的评价,称杨“深入浅出地剖析、阐明了当今音乐评论的现状及其重要性”。李的目的是为了从中各取一句话来为自己的说法做铺垫。一是:“乐评人的个人资质,就成为关键性的指标……同时具备音乐素养……的音乐评论家,确乎还为数太少。”李把杨燕迪对专业“音乐评论家”资质的论述,移作对“乐评人”的资质要求;二是:“喜爱音乐者,并不等同于懂得音乐,更与学习、从事音乐者,有本质之区别。”李以此说明爱乐者不懂音乐。为进一步强化其依据的充分性,李又把他摘录的杨燕迪的两句话,随意扩展为:“杨教授的一些观点,涵盖了很多同道的心声”,这样就捆绑了包括杨在内的专业音乐人士的“同道”,来证实他的“乐迷不懂音乐,也不是乐评人,不能写乐评”的论断的科学和合理。在此基础上,“阵地”说便更是天经地义的了。

  然而,就在李所摘录的杨教授的那篇文中,还有:“‘懂’还是‘不懂’并非丁是丁,卯是卯,黑白分明,泾渭有别。谁敢宣称,真正或者完全懂得音乐?又有谁,会对音乐彻底无动于衷?我们所有人其实都处在这两端的某个地带上……乐迷在对音乐的挚爱程度上不见得输给专业音乐家,因而没有理由认为业余爱好者懂音乐一定逊于音乐人。”李先生为什么没有读到呢?

  之所以对李文格外关注,是觉得李的做派,承袭着曾经在历史上显赫过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学术阵地”说。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音乐人深思:在市场化、商业化的大潮中,音乐还应该是什么?人们为什么需要音乐,为什么还要对音乐和音乐活动说三道四?人们是否可以对音乐和音乐活动说三道四?

  为数太少的“专业”音乐评论家的学术乐评,是刊发在专业学术刊物上的“源代码”;刊于公众媒体“乐评”,有别于前者,仅是“客户端”人们赏乐言乐而已。那些有些知名度的“乐评人”,不过是自由撰稿人,是常态。乐迷热爱音乐、有热情才肯花功夫去写。李某难道不知,对专业人士来说,写公众媒体上的乐评,无异于做公益之事,对专业业务无所长进。如无热情和担当,必漠然视之。

  耐人寻味的是,与乐评方式相似的书评、影评,似乎都没这类争议。唯独对音乐评论总会有人耿耿于怀地起哄,剑走偏锋。我们真不该也不必再在“乐评和乐评人”的概念上纠缠不休了。乐评在人们心中,不在“阵地”上。公众乐评园地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无“阵地”之冲突和险要。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郑子良 发表于 2017-9-9 17: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谢谢楼主发布,我收藏了啊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3-29 22:27 , Processed in 0.1619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