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4|回复: 1

[转帖] 笛乐教学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莫秋言 发表于 2016-5-28 22: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好的笛子老师应该是怎样的?某次和圈内朋友聚会,大家聊起这样的一个话题,聊到最后,大家都一致认为赵松庭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笛乐教育家。谈起赵先生的过人之处,有人说:“赵先生所教的每一位学生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此语是一语中的,说出了赵先生教学的精髓,即:因材施教,量身打造。反观现在某些笛乐教学,用一套教材打天下,一个方法教所有学生的老师大有人在。笛乐教学该何去何从引起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上世纪50年代,一批民间演奏家走入音乐院校,在全国各类音乐院校里开设了“竹笛演奏”这一专业,至今已经有60余年,纵观这60余年的竹笛教学领域,确实是成果颇丰:培养了一批演奏家,出现了一批精品的教学曲目。但是我们的笛乐教学依旧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是最基本的问题:

  演奏记谱记号至今未统一

  演奏技术的记谱,对于准确演奏乐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到现在竹笛最基本的记谱标记上还存在分歧和差异。如:打音记号的标记,有的老师标记为“丁”,有的老师标记为“扌”;北派常用技巧“跺音”,在一些教材中“跺”“剁”不分;“历音”,还有教材记作“沥音”。其实,早在1982年全国竹笛教材成都会议,就有人提出来统一竹笛记谱记号,事隔三十多年,竹笛记谱记号的不统一现象依然存在,基本的记谱都不统一,就更难谈深入的教学方法统一了。

  教材科学性与系统性缺失

  现在市面上的教材不少,但是大多内容雷同。很多教材的编写者做的其实是“剪刀加浆糊”的工作,这里摘点那里抄点然后再附上几首乐曲,就成了教材。教材的开始一般是基本的持笛姿势与呼吸方法,到教材的最后就有一批高难度的乐曲在等着练习者。所有笛乐教材的编写者都似乎试图用一本教材贯穿学笛的整个过程,缺乏系统性的教材建设。如何编写一套系统的、权威的教材,是笛乐教学的当务之急。每一个笛乐的学习者,从进入笛乐学习开始,就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学习方向与学习进度,进度可以有快有慢,但练习的重点与方向应该很清晰,而不是“一个师傅一个法”。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莫秋言 发表于 2016-5-28 22: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笛乐教学师资良莠不齐

  解决了笛子教师的问题,就解决了笛子教学的基本问题。现在很多老师只有“半桶水”就开始教学,还有一些老师从长笛或其他乐器转过来,不太清楚民族乐器的特性,一些老师还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层面:师傅要求徒弟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徒弟在演奏时的滑音、吐音等必须跟师傅吹得一模一样,这在学习的初期是可行的,但是到了高级阶段,过于强调这些技术的细枝末节而不重视学生的创新性,往往导致学生不能建立自己独立的审美;还有一些老师把学生看做自己的“私人财产”,反对或忌讳学生向其他老师学习,无形中加高了“专业壁垒”,导致人才难出。

  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笛乐教学方法是当下笛乐教学的当务之急。何为“科学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方法应该经得起检验,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科学的方法不是故弄玄虚,某些一套一套的“理论知识”看起来很“科学”,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只会使人坠入迷雾,越来越不清晰。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开放式的,不具有排他性,只要是好的东西,都能吸收。另外,竹笛是中国乐器,西洋的一套东西不一定适合,若能保持传统的精髓,这也是“科学的方法”。如:在讲气息的时候,强调“气沉丹田”,而不是讲“胸腹式联合呼吸”;如:在保证适量的练习曲前提下,也可采用“以曲带功”的练习方法。总之笛乐的教学方法要联系实践,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科学的笛乐教学包括教师和教材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的笛乐教学才能脱离“一个师傅一个法”的尴尬境地。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4-24 17:45 , Processed in 0.0391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